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泌尿系统肿瘤

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 试用Pembrolizumab的安全性及活性可接受

发表时间:2017-03-07

    美国Fox Chase癌症中心Elizabeth R Plimack等报告,Pembrolizumab在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过程中显示了抗肿瘤活性和可接受的安全性,支持在该人群中正在进行的Ⅱ期和Ⅲ期研究。(Lancet Oncol. 2017年1月9日在线版)

    PD-1及其配体均表达于尿路上皮癌,同时有研究显示PD-1通路抑制剂有临床获益。为了评估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接受抗PD-1抗体Pembrolizumab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篮式设计”的非随机、多队列、开放性Ⅰb期临床试验KEYNOTE-012中的一部分自美国及以色列的8家医院招募了18岁以上有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包括肾盂、输尿管、膀胱或尿道癌症。根据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至少应有1%的PD-L1表达于肿瘤细胞或肿瘤间质,每2周一次静脉接受Pembrolizumab(10 mg/kg)治疗,直至疾病进展、不可耐受毒性作用或研究结束(治疗时间24个月)。

    主要研究终点为一个未知且独立中心评估的安全性和总缓解率(根据1.1版RECIST的定义)。安全性评估针对接受不同剂量Pembrolizumab治疗患者来开展,Pembrolizumab活性评估的患者应有基线可测量病灶,并有一个或多个基线扫描,以及导致研究终止的疾病进展或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全分析集)。

    结果显示,2013年5月14日至2013年12月10日,115例患者已完成组织预筛和知情同意签署过程。61例(53%)患者为PD-L1阳性,其中33例入组本研究。所有入组患者接受至少一个剂量的Pembrolizumab并被纳入安全性分析。全分析集包括27例患者,并认为可评估其活性。6例患者未被纳入,其中3例终止治疗的原因为基线扫描前存在非治疗相关不良反应,2例在第一次基线扫描前退出,1例没有可测量基线病灶。

    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为乏力(6例,18%)和外周水肿(4例,12%)。5例(15%)患者出现11种3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3例(9%)患者出现5种严重治疗相关不良反应。中位随访13个月(1~26个月),27例患者中获得总缓解的为7例(26%,95%CI 11%~46%),其中3例(11%,95%CI 2%~29%)为完全缓解,4例(15%,95%CI 4%~34%)为部分缓解。研究过程中出现4例死亡(心脏骤停、肺炎、脓毒血症、蛛网膜下腔出血),均认定与治疗无关。

    (编译 刘中正 郭放 审校 谢晓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