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泌尿系统肿瘤

帕唑帕尼联合依维莫司不优于帕唑帕尼单药

发表时间:2017-02-09
作者:编译 刘中正 郭放 审校 谢晓冬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医学中心Geert A. Cirkel等报告,在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的一线治疗中,帕唑替尼和依维莫司交替治疗较单药帕唑替尼未能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未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未能改善生活质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仍然是最佳的方法。(JAMA Oncol. 2016年12月1日在线版)

    为了验证帕唑帕尼和依维莫司8周交替治疗对比帕唑替尼单药持续治疗在延缓疾病进展、减轻不良反应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的优势,该项开放性随机临床试验(ROPETAR)于2012年9月至2014年4月在荷兰17所大型医院按照1︰1的比例入组了101例接受首次治疗的转移性肾透明细胞癌患者。一线治疗方案包括:给予为期8周的帕唑替尼(800 mg/d)和依维莫司(10 mg/d,交替治疗组)交替治疗或单药帕唑替尼(800 mg/d)持续治疗(对照组)直至疾病进展。进展后交替治疗组患者给予帕唑替尼或依维莫司单药治疗,对照组则给予依维莫司治疗。主要观察终点为第一次进展或死亡的时间。次要观察终点包括二次进展或死亡时间,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

    结果显示,52例患者被随机分到交替治疗组,中位年龄为65岁(44~87岁),49例患者被分到对照组,中位年龄为67岁(38~82岁)。根据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风险评估标准,26%的患者为低危,58%为中危,15%为高危;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及风险类别无显著差异。

    交替治疗组患者的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5%(95%CI 33%~60%),对照组的为32%(95%CI 21%~49%);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7.4个月(95%CI 5.6~18.4个月)和9.4个月(95%CI 6.6~11.9个月,P=0.37)。在一线交替治疗组中,口腔黏膜炎、厌食、头晕发生更普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无显著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