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血液系统肿瘤

ALK阳性的ALCL的发病率及生存分析

发表时间:2017-05-18

    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Guru Subramanian Guru Murthy等报告,ALK阳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发病率及预后受人口统计学因素影响,应根据相关因素给予个体化的治疗策略。(Clin Lymphoma Myeloma Leuk. 2017; 17: 201-206.)

    ALK阳性的系统性ALCL是一种T细胞淋巴瘤。因为该病罕见,所以在人群水平上该病的发病率及患者的生存情况尚不明确。该研究自SEER数据库中入组≥20岁的、ALK阳性的ALCL患者(确诊日期为2001~2013年),探究该病的发病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结果显示,共入组1604例中位年龄为54岁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该病的发病率显著增高,20~40岁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8.7%,41~60岁的为53.8%,61~80岁的为28.9%,80岁以上的为15.2%(P<0.01)。与白人相比,黑人的发病率较高,而美国印第安人、亚洲人、太平洋岛屿居民的发病率较低。白人的5年生存率为49.7%,黑人的为37.7%,亚洲人和太平洋岛屿居民的为42.8%,美国印第安人的为35.8%(P=0.03)。多变量分析显示,接受放疗(HR=0.72,95%CI 0.59~0.87;P<0.01)、2009~2013年确诊(HR=0.77,95%CI 0.65~0.93;P<0.01)与较低的死亡率相关;年龄大、黑人(HR=1.37,95%CI 1.14~1.65;P<0.01)、疾病分期晚(HR=1.74,95%CI 1.51~2.02;P<0.01)与较高的死亡率相关。

    (编译 靳团 审校 张清媛)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张清媛教授述评:

    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是一种罕见的成熟T细胞淋巴瘤。根据ALK融合蛋白表达水平,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将ALCL分为三类:ALK阳性的系统性ALCL、ALK阴性的系统性ALCL和皮肤ALCL。

    75%~85%的ALCL表达ALK,ALK阳性的系统性ALCL特征是t(2;5)(P23;Q35)染色体易位,导致2号染色体上的ALK基因和5号染色体上的核仁磷酸蛋白基因(NPM)基因融合,造成在不同的通路,例如PI3K/Akt、JAK/STAT、RAS和myc等通路上酪氨酸激酶的激活,还有部分病例涉及染色体2p23和其他染色体的重排。此外,基因组杂交分析表明ALK阳性ALCL具有次级染色体失衡,例如染色体4q、11q、13q的缺失以及7号染色体的增加。

    ALK阳性ALCL在成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占3%,在儿童NHL中占10%~20%。ALK阳性ALCL发病率的特点有:(1)男性发病率高,男女发病比例为1.7:1,男性发病年龄较早,疾病分期晚,更容易累及结外器官;(2)45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高;(3)黑人的发病率高,美国印第安人、亚洲人、太平洋岛屿居民的发病率低。

    与ALK阴性ALCL相比,ALK阳性ALCL患者的预后较好,五年生存(OS) 率为70%~80%。ALK阳性ALCL中OS的特点有:(1)男性和女性的OS无差异;(2)随着年龄的增长,5年OS率显著下降;(3)白人的OS率最高,高于黑人、美国印第安人、亚洲人、太平洋岛屿居民;(4)疾病分期越晚,患者的预后越差;(5)病灶在淋巴结或结外器官者,OS无差异,在不同结外器官(腹部、神经系统、胸部、骨、软组织、头/颈部、乳腺癌)中OS存在差异;(6)在早期患者和晚期患者中,放疗均可提高OS。

    影响预后的因素中,导致预后差的因素有:年龄大、黑人、疾病分期晚。预后好的因素为接受放疗,并且本研究中2009~2013年确诊的病例预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