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新进展•其他肿瘤
TIL过继转移疗法治疗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可期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Chandran SS等报告的研究显示,自体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过继转移疗法治疗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可期,建议对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进行深入研究。这种T细胞疗法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改良治疗模式的普适性至关重要。(Lancet Oncol. 2017年4月7日在线版)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肿瘤,一旦发生转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虽有多种免疫疗法对于转移性皮肤黑色素瘤有一定疗效,但对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疗效尚不明确。目前,过继T细胞疗法在治疗多种难治性实体肿瘤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前景。因此,研究人员试图明确自体TIL过继转移疗法对于治疗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是否有效。
该项正在进行的、单中心、单臂、Ⅱ期临床试验收集了年龄≥16岁、组织学明确诊断为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主要纳入标准为:ECOG PS评分为0分或1分,晚期转移性病变,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指标正常。通过切除的转移灶诱导肿瘤组织产生自体浸润淋巴细胞,随后进行体外扩增。随后患者接受淋巴细胞调节化疗(首先静脉注射环磷酰胺60 mg
,2天;其次氟达拉滨25 mg/m2,5天;最后每8小时静脉注射自体TIL和白介素-2,72万IU
)。试验的主要研究终点是评估患者的客观缓解情况(依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1.0版)。该临床试验中期结果报道如下。试验注册网站网站,编号为NCT01814046。
该研究于2013年6月7日至2016年9月9日共收集了21例接受TIL治疗的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7例患者获得肿瘤缓解(35%,95%CI 16%~59%)。7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获得局部缓解,其中2例尚未获得最大缓解。1例多发肝脏转移患者接受21个月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3例患者对之前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发生耐药。常见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21例,100%)、贫血(14例,67%)和感染(6例,29%)。1例因继发性败血症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葡萄膜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肿瘤,一旦发生转移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虽有多种免疫疗法对于转移性皮肤黑色素瘤有一定疗效,但对于葡萄膜黑色素瘤的疗效尚不明确。目前,过继T细胞疗法在治疗多种难治性实体肿瘤中表现出良好的治疗前景。因此,研究人员试图明确自体TIL过继转移疗法对于治疗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是否有效。
该项正在进行的、单中心、单臂、Ⅱ期临床试验收集了年龄≥16岁、组织学明确诊断为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主要纳入标准为:ECOG PS评分为0分或1分,晚期转移性病变,血常规、肾功能、肝功能指标正常。通过切除的转移灶诱导肿瘤组织产生自体浸润淋巴细胞,随后进行体外扩增。随后患者接受淋巴细胞调节化疗(首先静脉注射环磷酰胺60 mg


该研究于2013年6月7日至2016年9月9日共收集了21例接受TIL治疗的转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患者。7例患者获得肿瘤缓解(35%,95%CI 16%~59%)。7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获得局部缓解,其中2例尚未获得最大缓解。1例多发肝脏转移患者接受21个月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3例患者对之前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发生耐药。常见的3级及以上不良反应包括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21例,100%)、贫血(14例,67%)和感染(6例,29%)。1例因继发性败血症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
(编译 于莹莹 审校 吴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