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消化道肿瘤

术后ctDNA检测可早期鉴别结直肠癌复发

发表时间:2017-11-15

    丹麦奥胡斯大学医学院Schøler等报告,结直肠癌术后ctDNA检测可有效提供残余病灶的信息,并能够识别复发的高危患者。纵向监测能实现早期发现复发,并能确定干预效果。提示ctDNA检测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应用中有前景。(Clin Cancer Res. 2017年9月15日在线版)

    在该项纵向队列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来确定体细胞突变,并以此作为ctDNA的标志物来探查微小残留病变,以监测患者3年随访期内的肿瘤负荷。

    该研究共收集45例患者的共计371份血浆标本。其中27例患者的纵向标本分析显示,所有复发患者(14例)的术后ctDNA均可被检测到,而13例未复发患者中则未被检测到。

    相较于CT成像而言,ctDNA平均能提前9.4个月发现肿瘤复发。在21例接受局部治疗的患者中,6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内被探测到ctDNA,而这6例后期均出现了复发;而在未探测到ctDNA的15例患者中,4例出现了复发(HR=37.7,95%CI 4.2~335.5;P<0.001)。

    23例肝转移患者的进一步分析显示,术后3个月探测到ctDNA能较准确地预测复发(HR=4.9,95%CI 1.5~15.7;P=0.007)。而ctDNA水平变化与治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有着较好的一致性(κ=0.41;Spearman ρ=0.4)。

    (编译 吴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