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治疗将有重大突破
如果一名患者被确诊为黑色素瘤,失去一只眼睛还算是幸运的,更为糟糕的是,很多患者在肿瘤扩散、接受化疗后依然走向死亡。
大约7%的白种人有脉络膜色素痣,恶变率约1/8000,但往往在诊断时已经发生了肝转移。如果色素痣有3个以上的危险因素,就应该治疗或者密切随访。以往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标准治疗是眼球摘除,但即便如此,患者转移的风险依然很高,很多患者甚至在20年后依然出现转移。
自1991年起,近距离放疗不仅能保眼还能去除局部肿瘤,因此成为主流治疗。另外,用活检标本进行基因检测技术也逐步发展,用来预测肿瘤转移的可能性。Castle生物科技公司通过基因检测将肿瘤分成3型:1A、1B和2型,转移风险分别为2%、21%和72%。
细胞基因学也可用于分析染色体异常,染色体3和8如果发生突变对患者是不利的。儿童患葡萄膜黑色素瘤的基因突变谱不同,往往合并抑癌基因BAP1基因的突变,但其诊治和成人相仿。
针对基因检测、激光消融、重启光明为目的的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初步研究结果都十分惊人,肿瘤学界进展可谓日新月异。
研究者将基因检测技术运用到198例患者中,使用玻璃体切除和消融术去除肿瘤,再通过25号针头采集肿瘤组织。通过组织的基因变异分析,他将肿瘤分为1A型、1B型和2型,并用近距离放疗治疗其中10名2型肿瘤患者。43个月后,患者肿瘤平均厚度从1.9 mm缩小至1.4 mm,无1例患者的肿瘤发生转移。研究者指出,72%的2型肿瘤一般在5年内发生转移,这些患者的早期数据很令人震惊。
免疫疗法也不断在葡萄膜黑色素瘤中进行着尝试。Aura生物科技公司研发的AU-001中的发色团附着于病毒胶囊颗粒上,选择性地与黑色素细胞上的硫酸肝素结合。当用眼科激光激活时,颗粒加热到足以破坏细胞膜。该疗法在动物和人的早期实验中都获得证实。6例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情况良好,但判断疗法对他们视力的影响还为时过早。为进一步证实这一疗法的效果,研究者们计划发起更大规模的试验。该试验的结果令研究者很激动,毕竟该药物安全性好且能使肿瘤消退。
其他免疫治疗包括Immunocore公司研发的IMCgp100疫苗也在尝试阶段。目前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于皮肤黑色素瘤的有效率高达50%,但对于葡萄膜黑色素瘤仅有4%的疗效。葡萄膜黑色素瘤的治疗将经历漫长的道路。但研究者指出,如果患者被确诊为葡萄膜黑色素瘤,至少不再像几年前预示着死亡。只要有一点运气和坚持的精神,患者可能加入到新药的临床研究当中去。
(编译 朱里 审校 斯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