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发卵巢癌 PARP抑制剂Rucaparib维持治疗获有力证据支持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Coleman 等报告的ARIEL3研究显示,铂类为主化疗后缓解的铂类敏感卵巢癌患者,Rucaparib维持治疗可带来显著的无进展生存获益。该研究为PARP抑制剂成为二线级以上铂类为主化疗后获得缓解的铂类敏感卵巢癌新的标准治疗选择,提供了证据支持。(Lancet. 2017 Sep 12. doi: 10.1016/S0140-6736(17)32440-6.)
PARP抑制剂Rucaparib对有BRCA突变或高水平基因组杂合子缺失的复发性卵巢癌有抗肿瘤活性,该研究旨在探讨Rucaparib用于治疗二线或更多线铂类为主化疗后缓解的高级别复发铂类敏感卵巢癌的疗效。
该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从11个国家87家医院和医学中心入组患者,入组标准为18岁以上、铂类敏感、高级别浆液性或子宫内膜样卵巢癌、原发性腹膜癌、输卵管癌,接受至少两线铂类为主化疗后,获得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CA125水平低于正常范围上限,PS评分0~1,有足够的器官功能。有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两周内接受过抗肿瘤治疗、此前接受过PARP抑制剂治疗者不符合。
患者2:1比例随机分组分别接受Rucaparib(600 mg bid)或安慰剂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研究者评估的无进展生存(网站, number NCT01968213)。
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564例患者随机。BRCA突变患者中,Rucaparib组和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分别为16.6个月和5.4个月(HR=0.23,P<0.0001)。同源重组缺陷患者(BRCA突变或BRCA野生型同时有高水平杂合子缺失)中,Rucaparib组和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分别为13.6个月和5.4个月(HR=0.32,P<0.0001)。意向治疗人群中,Rucaparib组和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分别为10.8个月和5.4个月(HR=0.36,P<0.0001)。
安全性数据人群(Rucaparib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72例和189例)分析显示,≥3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在两组中发生率分别为56%和1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贫血或血红素浓度降低(19% vs 1%)和转氨酶浓度升高(10% vs 0)。
述评
美国Brown大学Don S Dizon教授述评指出,PARP抑制剂在卵巢癌治疗中的研究证据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患者成为这类药物的目标人群。但随着人们意识到BRCA突变并不像之前想象的是很重要靶标,对PARP抑制剂的热度也有消退,不过卵巢癌精准治疗之路还是要继续的。
未来研究方向是如何更好地应用这类药物,相关临床研究也还在进行中,包括一线治疗研究(NCT02655016, NCT02477644)、联合治疗方案研究(NCT02889900, NCT02681237,
NCT02354131, NCT02571725, NCT02953457)、再次治疗疗效研究(NCT02340611, NCT03106987)。
该研究与其他研究不同之处在于,该研究发现Rucaparib维持治疗不仅可使铂类化疗带来的缓解持续,有些化疗后仍有可测量病灶的患者接受Rucaparib治疗仍有20%的患者获得缓解。
(编译 隋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