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辅助放疗直肠癌患者 术后生存主要取决于治疗后病理分期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Delitto等报告,接受新辅助放疗的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生存期主要取决于治疗后病理分期,而与治疗前临床分期无关,这或可为预后判断提供参考。(J Natl Cancer Inst. 2017年11月20日在线版;doi: 10.1093/jnci/djx228.)
新辅助放化疗目前是Ⅱ~Ⅲ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可在治疗有反应的患者中实现肿瘤降期。然而,肿瘤降期患者的预后仍然存在争议。此项研究工作批判性地分析了治疗前和治疗后肿瘤分期在评估肿瘤降期患者预期生存中的相对贡献。
研究者对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NCDB)中2004~2014年接受经腹切除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进行了分析,比较新辅助放疗后降期为Ⅱ~Ⅲ期的肿瘤患者与直接进行根治性切除的Ⅰ期患者的生存情况。手术切缘阳性的患者被排除在外。使用Kaplan-Meier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总生存期(OS)。
共44 320例患者可分析。术前分期为cT1N0期并直接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113.0个月),与术前分期为cT3N0期(平均生存期114.9个月,P=0.12)和cT3N1期(平均生存期115.4个月,P=0.22)、经新辅助放疗后病理分期降至pT1N0期患者的生存期相当。而与直接进行手术切除的cT2N0期患者(平均生存期100.0个月)相比,术前分期cT3N0期(平均生存期109.0个月,P<0.001)和cT3N1期(平均生存期112.8个月,P<0.001)、经新辅助放疗后病理分期降至pT2N0期的患者生存情况明显改善。
多重生存分析证实,接受新辅助放疗患者的最终病理分期决定患者的长期预后(与pT1期对比,pT2期HR为1.24,pT3期HR为1.81,pT4期HR为2.72,P值均<0.001;与pN0期对比,pN1期HR为1.50,pN2期HR为2.17,P值均<0.001)。然而诊断时的临床分期对于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甚微(与cT1期对比,cT2期HR为0.81,P为0.008,cT3期HR为0.83,P为0.009,cT4期HR为1.02,P为0.87;与cN0期对比,cN1期HR为0.96,P为0.19,cN2期HR为0.96,P为0.48)。
(编译 王雨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