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注射用广谱抗肿瘤制剂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Levy等报告,只需直接注射两种免疫刺激药物到肿瘤里,即可完全消除多种小鼠肿瘤模型体内的肿瘤。这种策略既绕开了筛选肿瘤特异性靶点的需要,也不需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大规模激活,不需定制患者免疫细胞。(Sci Transl Med. 2018, 10(426).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n4488)
免疫细胞如T细胞可识别肿瘤细胞表现的异常蛋白,浸润到肿瘤组织内杀伤肿瘤,而肿瘤会随着生长找到抑制T细胞活性的办法。目前研究者发现的策略就是往肿瘤部位直接注射微克级的两种药物,重新激活肿瘤特异性T细胞。
一种是短DNA片段CpG寡核苷酸,可与周围免疫细胞一起上调T细胞表面一种激活性受体OX40的表达。另一种是与OX40结合的抗体,激活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因为这两种药物是直接注射到肿瘤里,只有已经浸润到肿瘤组织内的T细胞被激活,这些T细胞已被预筛过只识别肿瘤特异性蛋白。
有些肿瘤特异性激活T细胞可离开肿瘤原发灶,去寻找游荡到身体其他部位的肿瘤,注射一个肿瘤部位,不仅可带来这一肿瘤的消退,还可杀灭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瘤。
实验小鼠模型中,这一策略很好地杀灭了肿瘤种植瘤小鼠量两个部位的肿瘤。90例小鼠中87例肿瘤得到治愈,3例小鼠之后肿瘤出现复发,第二次注射后肿瘤也成功消退。其他乳腺癌、结直肠癌和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也观察到类似疗效。
转基因乳腺癌小鼠模型中,乳腺病灶都对这一疗法有反应。研究者认为,治疗原发肿瘤还可预防未来肿瘤发生,显著延长生存。同一小鼠体内,研究者在两个部位种植了淋巴瘤细胞,在第三个部位种植了结肠癌,结果两个不同部位的淋巴瘤都在注射治疗后消退,结肠癌病灶未消退,提示只有相同蛋白靶点的肿瘤治疗有效,甚至不需探究T细胞识别的这些特定靶点是什么。
研究者计划开展入组15例低级别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试验,若获得成功,这一疗法有望用于多种肿瘤的治疗。未来或许可在手术前注射到实体瘤,预防微转移或游离肿瘤细胞带来的复发,甚至可以在肿瘤发生之前用于有BRCA1/BRCA2突变人群的预防性治疗。
(编译 孙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