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孕药不增加远期乳腺癌风险
尽管此前有研究显示,促孕药增加乳腺癌的患病风险,一项大样本远期临床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促孕药并不增加乳腺癌风险。
对近1万名女性受试者分析发现,接受促孕药物治疗者较从未接受治疗者在随访30年期间并未无乳腺癌患病的增加。此前研究显示这类药物因将服用者暴露于较高的雌激素水平带来乳腺癌患病隐忧,这类药物促排卵,从而可能增加乳腺癌患病风险。
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者分析了9892名在1965~1988年期间接受不孕治疗的美国女性受试者资料,随访30年,38%的受试者接受了氯米芬(clomiphene)治疗,10%接受了促性腺素类(gonadotropins)治疗。随访期间,受试者中共诊断749例乳腺癌。
分析发现,无论哪种促孕药治疗者较从未治疗者的乳腺癌风险并无显著增加,最高剂量氯米芬治疗人群的乳腺癌患病风险确有增加。当前临床实践中只用到3~6周期治疗,接受超过12周期治疗的女性,与从未接受过治疗的女性相比,乳腺癌患病风险增加70%。
同时接受氯米芬和促性腺素类药物治疗的女性,可能仍无法怀孕,发生乳腺癌风险却翻倍了,这种乳腺癌风险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导致不孕的本身的因素。接受氯米芬治疗1年以上的女性,风险增加的原因不清楚。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提示,若有女性想怀孕但很不幸地不孕,那么可考虑接受促孕药物治疗,而不需担心以后乳腺癌风险有所增加,也不需改变此后的癌症筛查。不过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验证,因为目前的研究入组的受试者随访结束时多比较年轻,多刚过50岁,还没到乳腺癌更高发的年龄,研究者对体外受精等更常用的治疗方法进行研讨。
(编译 梁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