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揭示染色体外DNA促癌机制
2025-01-02 12:57:01
美国斯坦福大学Mischel等在《自然》杂志上发表3篇研究论文,从多角度刷新了我们对染色体外DNA(ecDNA)的认知。(Nature. 2024年11月6日在线版)在细菌中,有一些被称作质…
-
3D图谱揭示六大肿瘤起源演变
2025-01-02 12:55:37
《自然》及旗下《自然-医学》《自然-癌症》《自然-方法》等系列子刊联手推出重磅专题:人类肿瘤图谱网络计划(HTAN)的最近研究进展。这一计划从2018年启动,旨在为肿瘤及…
-
研究揭示全新免疫逃逸机制
2025-01-02 12:54:46
荷兰癌症研究所Faller等研究揭示了癌细胞逃逸免疫系统的一种全新机制,癌细胞可能利用蛋白质工厂核糖体来隐藏自己的踪迹,实现免疫逃逸。细胞内部的核糖体在遇到抗肿瘤免疫…
-
研究揭示常见突变的致癌机制
2025-01-02 12:54:03
美国芝加哥大学何川等研究揭示了TET2突变致癌机制,研究发现为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Nature. 2024; 634: 986.)TET甲基胞嘧啶双加氧酶2(由TET2编…
-
全新细菌疫苗发挥消灭肿瘤作用
2025-01-02 12:53:11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Redenti等发现,以益生菌作为个体化疫苗疗法载体,经合成和工程改造的大肠埃希菌Nissle 1917(Escherichia coli Nissle 1917,EcN),能作为搭载肿瘤新抗…
-
ICI初治的晚期黑色素瘤 联合伊匹木单抗优于…
2025-01-02 12:52:25
澳大利亚悉尼大学Long等报告的一项大型汇总非随机回顾性分析中,观察到纳武利尤单抗(NIVO)联合伊匹木单抗(IPI)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初治的晚期黑色素瘤患者中获得…
-
局部区域晚期黑色素瘤 瘤内TAVO-EP联合纳武…
2025-01-02 12:52:00
美国莫菲特癌症中心Tarhini等报告,肿瘤内TAVO-EP(通过电穿孔传递的tavokinogene telseplasmid)联合纳武利尤单抗的新辅助治疗获得了有希望的临床疗效,80%的患者实现了主…
-
非典型Spitz型/非Spitz型黑素细胞瘤的评估…
2025-01-02 12:51:34
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Sargen等报告,在儿童(0~10岁)和青少年(11~18岁)患者中,针对皮肤黑色素瘤(CM)、非典型Spitz型肿瘤(AST)/非Spitz型黑色素细胞肿瘤(黑色素细胞…
-
针对肿瘤恶液质的创新药物研究
2024-12-11 20:53:19
英国研究者Groarke等报告的研究显示,创新疗法ponsegromab在较高用药剂量下可使癌症恶病质患者在12周内恢复约5.6%的体重,食欲、身体活动量和骨骼肌质量均有所改善。(N En…
-
美国年轻癌症发病率分析研究
2024-12-11 20:53:08
美国癌症协会Sung等对2300余万名美国癌症患者和730余万例癌症死亡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34种癌症中有17种的发病率在年轻人中猛增,肠癌、肾癌、胰腺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癌…
追踪•新进展•其他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