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记者:苗慧、张亚东)消息:在不久前结束的“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上,一场名为《生命赞歌》的励志演讲音乐会在宣传周的最后一天上演。舞台上,一个特殊的艺术团队吸引了众多目光。
这个团队的成员们不算年轻,但在舞台上活力无限;他们也不算专业,但唱歌跳舞样样博得满堂彩;他们甚至无法拥有健康的身体,但却一直笑着面对生活,并且把快乐和爱无限地传递着。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这个由近百位癌症患者组成的特殊团体――北京癌症康复会阳光艺术团。
阳光艺术团成立于2002年。副团长秦茵说,当初组建这样一个团队就是想丰富大家的生活,但没有想到艺术团受到了很多病友的欢迎,就连现在的团长也是当初被艺术团的表演深深打动后主动加入的。秦茵说:“我们那个艺术团团长本身就是癌症患者,(得了)乳腺癌和肠癌,她当时就是因为参加了北京癌症康复会举办的一个春节联欢会,她看到这些病人的演出,特别的受感动,就加入了,还成了团长”
艺术团慢慢发展壮大,从最初的二、三十人,到现在的近百人,包括舞蹈队、合唱团,时装展示队等等。大家定期排练,时常参加演出,不止这些成员们自己乐在其中,这种快乐也感染了很多癌症患者。舞蹈队骨干闫女士对记者说:“整个艺术团全是癌症患者,最大的年龄70多岁。我们经常给癌症患者演出,我们去了以后,介绍我们的病情,然后给他们鼓鼓劲,对一些新的病人很有帮助。”
今年55岁的闫女士,无论从言谈举止,还是她在舞台上的状态,完全看不出她是一位晚期癌症患者:“我是晚期癌症患者,乳腺癌复发转移,我就是2000年得病,2001年底复发转移,得病快5年相对稳定了,我才参加的艺术团,到现在10年了一共,现在病情一直稳定。我们舞蹈队的还有人得了卵巢癌,转移后又得了乳腺癌,双料的。但是大家就互相鼓励吧,现在就是觉得活一天高兴一天。”
这支团队的每个人都透出发自内心的轻松、热情和快乐,这种热情在逐渐渗透,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每当一个节目表演结束,演员们都要一起合影留念,负责给大家拍照的李女士,也是一位癌症患者,由于还要工作,她不能参加艺术团的排练,但是每次演出她都会带着相机出现在演出现场:“我现在已经九年了,乳腺癌,我觉得我(心情)转换得挺快的。大家在一起能够交流病情,或者有什么先进的医疗治疗手段大家互通。大家在一起就是比较开心了。”
李女士的手由于后遗症肿的很厉害,但是她依然没有放下手中的相机,没有收起一脸的微笑:“因为我是乳腺癌患者,做完手术有后遗症,有淋巴水肿,这都是我们乳腺癌患者的最后的痛苦,就是手肿,胳膊肿,她们有的比我还厉害。但是她们现在好象把这个(艺术团表演)作为她们的一个事业来做了。”
据统计,目前中国每年有180多万人因癌症丧生,越来越多的人“闻癌色变”,而在癌症病人中抑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一旦情绪低落又将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所以理性看待癌症,乐观面对病情至关重要。阳光艺术团就是在把治疗知识传递给病友的同时,用每个人的亲身经历和一脸灿烂的微笑告诉所有患者,不要怕,你们也能像我们一样。闫女士说:“参加这个(艺术团)一方面是娱乐自己、锻炼自己,(另一方面)帮助了自己其实也是在帮助其他的人。我们也愿意把我们康复以后的风采展示给大家,让他们知道癌症并不可怕。”
艺术团的成员们都有一个共同感受,就是癌症患者更加需要关爱,家庭的温暖尤为重要。闫女士说家人的爱让自己从心里感到温暖:“以前都是把自己的爱给了别人,给父母,给孩子。得了这个病以后,所有人都把爱给我们了。真的,得了这个病特别有感受,就是别人都把爱给了我们了,所以我们现在加倍的想把自己的爱也想给别人,把这个爱传递。”
北京癌症康复会的刘瑞祺教授深知舞台上这些患者们承受着怎样的压力。他说,每次演出的人可能都不一样,有些人可能就不能再表演或者离开了我们,但是她们这种前赴后继的精神让人感动。刘教授认为,对于这些患者来说,除了家庭的温暖,社会的关注与理解也十分重要,所以他们给今年的活动主题取名为“第三只眼睛看肿瘤”:“(两只眼)是医生和患者,成天和肿瘤打交道的人。第三只眼睛就是社会的没有得癌的或者并不从事肿瘤(治疗)工作的,唤起社会对癌症患者的关心。每个人都要关注自己,同时也要关注社会上的癌症病人,体谅他们的困难,将心比心,更多地关爱。” (本文来源:国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