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会议特别报道

ATLANTIS研究 鲁比卡丁二线治疗SCLC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01

    289-290期《全球肿瘤快讯》-153.jpg

    会上报告的ATLANTIS研究结果显示,鲁比卡丁+多柔比星治疗复发性小细胞肺癌(SCLC)未带来显著总生存改善,不过安全性优于标准治疗方案。(摘要号 PL02.03)

    鲁比卡丁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能抑制转录,调节肿瘤微环境。2020年6月美国FDA根据一项Ⅱ期篮子研究结果加速批准鲁比卡丁(3.2 mg/m2 q3w)治疗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治疗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体内外试验也证实鲁比卡丁联合多柔比星对复发SCLC有协同抗肿瘤作用。

    该研究纳入ECOG≤2、携带铂类为基础的一线治疗进展的局限期或者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无化疗间歇>30天(CTFI>30 d)的患者。患者以1∶1随机接受鲁比卡丁(2 mg/m2)联合多柔比星(40 mg/m2)(第一天,每3周一次)的试验组治疗或者根据研究者选择的对照组治疗(CAV方案或者拓扑替康:1.5 mg/m2,d1~5,q3w)直到疾病进展或毒性不耐受,所有患者接受G-CSF预防治疗。

    患者按照一线治疗后的CTFI、ECOG PS、CNS转移、既往免疫治疗情况、研究者偏爱的对照组治疗方案进行分层。主要终点为OS。关键次要终点包括:IRC评估的PFS、特定亚组PFS和OS、IRC评估抗肿瘤活性和安全性。

    结果显示,共613例患者进行随机,基线特征基本均衡,根据CTFI,两组患者多为敏感复发患者(两组CTFI≥90天的患者分别占67.8%和67.0%)。

    在意向治疗人群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位OS分别为8.6个月和7.6个月,中位OS分别为10.6个月和9.9个月。独立审查委员会评估的中位PFS在试验组和对照组皆为4.0个月,6个月PFS率在研究组为31.3%,对照组为24.4%。12个月PFS率分别为10.8%和4.4%。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ORR分别为31.60%和29.70%。CTFI<90天患者的orr分别为20.20%和18.80%,ctfi ctfi="">180组的ORR分别为41.90%和29.20%。

    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在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8.4%和92.0%,≥3级的不良事件两组分别为66.0% 和86.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较低,因毒性减量和终止治疗或者死亡的患者比例试验组较低,显示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尽管该研究并未达到主要研究终点,鲁比卡丁联合多柔比星对一线铂类治疗进展的SCLC具有抗肿瘤活性,尤其是对敏感复发的患者和没有CNS转移的患者。鲁比卡丁联合多柔比星治疗与对照组具有相似的抗肿瘤活性,鲁比卡丁联合其他化疗药物(例如伊立替康)和免疫治疗的研究正在探索中。 (编译 崔怡唐)

    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点评

    ATLANTIS研究是鲁比卡丁联合多柔比星与拓扑替康或者CAV方案二线治疗SCLC的头对头比较的随机对照Ⅲ期研究,该研究结果公布使得鲁比卡丁再次引起关注。

    ATLANTIS研究在设计时采用了鲁比卡丁联合治疗的策略,研究设计根据2013年首次公布结果的一项鲁比卡丁联合多柔比星治疗复发SCLC的Ⅰ期研究,在缺失其他更可靠的依据情况下将鲁比卡丁联合多柔比星作为ATLANTIS研究中的试验组。对照组的选择也与目前国内外临床实践有差异,将CAV方案已经不常用的作为研究者可选择的治疗方案。对照组的治疗选择和随后取消选择比例限制,可能也影响ATLANTIS研究中疗效和毒性的评价。

    二线治疗是SCLC临床治疗难点,鲁比卡丁作为新型的化疗药物能否在SCLC二线治疗中脱颖而出,还有需要进一步探索合理的剂量、高效低毒的联合方案以及联合治疗的机制。联合治疗已经成为鲁比卡丁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鲁比卡丁除了细胞毒作用外,也能改善肿瘤微环境,影响炎症因子和促血管生成因子VEGF的产生,与小分子多靶点抗血管药物联合有望避免毒性叠加的烦扰,还能发挥协同机制,也是有前景的研究方向。此外与靶向DDR相关通路中关键分子PARP和ATR抑制剂的联合,与免疫检查点药物的联合目前也有小样本的研究正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