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期随机试验 对比拓扑替康、氨柔比星二线治疗不改善SCLC生存
第三代蒽环类药物氨柔比星和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在Ⅱ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对小细胞肺癌(SCLC)的良好活性。德国学者von Pawel J等进行了一项Ⅲ期研究,旨在比较氨柔比星和拓扑替康二线治疗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J Clin Oncol. 2014年11月10日在线版)
研究者将637例难治或敏感的SCLC患者按2:1的比例随机分配,分别接受氨柔比星40 mg/m2静脉注射(IV)d1-3;拓扑替康1.5 mg/m2静脉注射d1-5,均21天为一周期。该研究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总缓解率(OR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安全性。
研究发现:氨柔比星和拓扑替康的中位OS分别为7.5个月和7.8个月(风险比HR=0.880 P=0.170);对于难治性患者,中位OS分别为6.2个月和5.7个月(HR=0.77 P=0.047)。中位PFS分别为4.1个月和3.5个月(HR=0.802 P=0.018)。ORR分别为31.1% 和16.9%(优势比=2.223 P<0.001)。
氨柔比星组和拓扑替康组≥3级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分别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1% vs 54% P=0.004);血小板减少(21% vs 54% P<0.001);贫血(16% vs 31% P<0.001);感染(16% vs 10% P=0.043);粒缺性发热(10% vs 3% P=0.003);心脏损害(5% vs 5% P =0.759);输血率(32% vs 53% P<0.001)。NQO1基因多态性不影响安全性。
研究认为:对比拓扑替康与氨柔比星二线治疗SCLC不提高生存期。而对于难治性SCLC,氨柔比星对生存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