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超声特征无法准确预测甲状腺癌
巴西研究者Luciana Reck Remonti等报告的一项最新的系统回顾和meta分析表明,单一超声特征并不能够准确预测甲状腺结节是否为恶性。(Thyroid. 2015,25: 538-550.)
Remonti医生称:“我们的meta分析采用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以评估超声预测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准确性。基于我们的结果,单一超声特征并不能够准确预测甲状腺结节是否为恶性。”不过,Remonti等仍表示,超声对于评估甲状腺结节确有重大意义。因为细针抽吸(FNA)活检虽被认为是识别恶性结节最准确的方法,但对于带瘤人群,在很多情况下,实施穿刺活检难于被接受。因此,Remonti医生表示:“我们需要用更好的办法筛选出哪些患者应当做细针抽吸活检。多种超声特征的集合或许能够更好地识别患者存在潜在恶性风险的甲状腺结节。”因此,她建议,在不久的将来,应基于超声特征制定一套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的等级评价系统。
波士顿医学中心甲状腺康复诊室的副教授Stephanie L Lee在受邀评论后称,上述结果进一步证实了现行的2009年版美国甲状腺协会(ATA)甲状腺结节指南以及即将在今年出炉的ATA全新指南(注:Lee博士虽然不参与2015年新指南的修订工作,但其是2009年ATA指南编订委员会的优秀成员)。基于ATA的临床路径,Lee博士指出:“如果结节看上去不那么好处理——向甲状腺外部侵犯,合并单侧淋巴结肿大——则所有的结节都应该被活检;然而,若遇到单个弱回声、等回声或海绵状的结节,只有当其长到特定大小后才考虑对其进行活检。故应按危险等级分层处理。”
哪些超声特征提示恶性?
Remonti博士和同事分析了52项观察性研究结果,共计12 786个甲状腺结节。这些结节均可被超声探查到,并予以甲状腺切除术及术后组织病理切片证实。
此外,他们还开展了一项独立的meta分析,纳入9项研究,涉及1851个细胞学穿刺检测为不确定的结节。评估特征包括:实性结构、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周围无光晕、微钙化、中心血管化、孤立小结、异质性、高大于宽的形状、缺乏弹性等——这些特征均与恶性肿瘤显著相关。
然而,这些特征的敏感性较低,从26.7%至63%不等。因此,分别使用上述指标会导致37%~73.3%的假阴性率。其中,特异性最好的几个指标分别是:微型钙化(87.8%)、中心血管化(78%)、边缘不规则(83.1%)以及高大于宽的形状(96.6%)。阳性似然比为1.33~8.07,阴性似然比为0.13~0.77。
缺乏弹性这一指标具有最好的诊断准确率,其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86.2%,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6.39和0.13。
对于细胞学检测结果为不明确结节的单独分析表明,仅微型钙化与恶性甲状腺结节显著相关,没有任一超声参数在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上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在这些结节中,中心血管化具有最佳的特异性(96%)。
判断哪些结节需活检应先予风险评分
根据Remonti医生的研究结果,超声特征不应该被用于甲状腺结节的细胞学诊断,因为没有一项特征具有足够的证据来排除恶性结节。Remonti医生补充道:“我们认为,此项应用患者独立信息所作的meta分析数据足以将多种超声特征整合,并用以建立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风险评分。基于此,临床医生可方便地选择出哪些结节需要做一步的评估。”
另一方面,Lee博士注意到,最新的ATA指南同现阶段的指南类似,将纳入上述文章探讨的所有特征,除了“缺乏弹性”,因为弹性成像在当下的美国并没有被广泛应用。此外,指南还提供了需要活检结节的大小标准。
至于弹性成像,Remonti医生和同事将其称为“一项针对探测甲状腺潜在恶性结节可能具有优势的新技术”。尽管如此,医学界仍需要更多的研究使这项检验技术被标准化,并进一步证实其有效性。
(编译 海洋 审校 卢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