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频率吸烟与头颈部癌症发生相关
一项来自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表明,低频率吸烟(<10支/天)也可提高头颈部肿瘤的发生率。而且,烟龄的长短起到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作用。(Int J Epidemiol. 2015年7月30日在线版)
该研究由INHANCE(国际头颈部肿瘤流行病学)联合体牵头完成。研究人员汇总了23项独立的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19 660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和25 566名对照。排除标准:使用雪茄、烟管、鼻烟或口嚼烟草以及巴西烟丝等烟草制品;吸烟量>10支/天。在此标准下,共有4093例头颈部肿瘤患者和13416名对照最终被纳入研究。日均吸烟频率的定义如下:从未吸烟者,0~3支/天,3~5支/天,5~10支/天。
结果显示,吸烟频率>0~3支/天的烟民罹患头颈部肿瘤的风险增加了50%(OR=1.52,95%CI 1.21~1.90])。在吸烟频率>3~5支/天的烟民中,罹患头颈部肿瘤的风险有以下结果:从不饮酒者的OR为2.01(95%CI 1.22~3.31),女性群体的OR为2.74(95%CI 2.01~3.74),特定部位的肿瘤(尤其是咽部)患者的OR为3.48(95%CI 2.40~5.05)。
该研究表明,低频率吸烟与头颈部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烟龄的长短对该类肿瘤的影响同样关键。数据显示,烟龄在20年以下的烟民群体中并未发现该致病规律。
(编译 苏展豪 审校 卢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