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风险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剔除多柔比星对生存无显著影响
英国研究者Pritchard-Jones等在非劣效性试验(SIOP WT2001)中发现,从Ⅱ期至Ⅲ期组织学中等风险的肾母细胞瘤(不包括高风险的胚芽亚型)的术后化疗中剔除多柔比星后,对无事件生存或总生存并无显著不良影响。Ⅱ期至Ⅲ期中等风险肾母细胞瘤患者接受多柔比星治疗的两年无事件生存率为92.6%,无多柔比星时为88.2%;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5%和95.8%。(the Lancet. 2015年7月8日在线版)
研究详情
该开标签试验入组了来自26个国家的583例儿童患者,经择期肾切除术后确诊为组织学中等风险Ⅱ期(341例)或Ⅲ期(242例)病变时的年龄为6个月至18岁,于2001年11月和2009年12月进行了随机分组,术后化疗方案分别为长春新碱加放线菌素D加(291例)或不加(292例)多柔比星。患者必须在术前接受4周的长春新碱加放线菌素D化疗。高风险的胚芽亚型或弥散间变性亚型,以及已转移的患者均被排除。
在第1至8周、11周、12周、14周、15周、17周、18周、20周、21周、23周、24周、26周和27周给予长春新碱1.5 mg/m2,从第2周开始每3周给予放线菌素D 45 μg/kg,从第2周开始,每6周给予5次多柔比星50 mg/m2。主要研究终点为非劣效性的2年无事件生存率,意向性治疗人群中有10%的非劣效性边界。
无事件生存和总生存
中位随访60.8个月。含多柔比星组和不含多柔比星组患者的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92.6%(95%CI 89.6%~95.7%)和88.2%(95%CI 84.5%~92.1%),相差4.4%(95%CI 0.4%~9.3%),未超过10%的非劣效性边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5%(95%CI 94.3%~98.8%)和95.8%(95%CI 93.3%~98.4%)。
在Ⅱ期疾病的患者中,两组的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92.5%和88.1%,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6%和95.5%。在Ⅲ期疾病的患者中,2年无事件生存率分别为91.5%和86.9%,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3.8%和96.0%。
在接受多柔比星的儿童中,15例(5%)报告了心脏毒性,均为1级或2级,不含多柔比星组无此类报告。
研究者总结认为,当术前化疗的组织学缓解被纳入风险分层因素时,Ⅱ期至Ⅲ期的中等风险肾母细胞瘤的术后疗法中没有必要加入多柔比星。
(编译 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