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F改良方案治疗晚期胃癌或优于标准方案
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的Manish A. Shah等报告的一项随机多中心Ⅱ期临床研究显示,与标准的DCF(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方案相比,DCF改良方案(mDCF)的不良反应更少、疗效更好。为晚期胃癌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提供了又一选择。(J Clin Oncol. 2015年10月14日在线版)
目前,DCF方案作为晚期胃癌标准一线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明显。为了明确mDCF方案的安全性及疗效,该研究将初治的转移性胃癌或胃食管联合部(GEJ)腺癌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接受mDCF方案(氟尿嘧啶2000 mg/m2静滴48小时,多西他赛40 mg/m2第1天,顺铂40 mg/m2第3天,双周方案)或标准的DCF方案(多西他赛75 mg/m2第1天,顺铂75 mg/m2第1天,氟尿嘧啶750 mg/m2第1~5天,同时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周方案)。研究规定:如果在前3个月内,3~4级不良事件发生率超过70%时应结束研究。
结果显示,自2006年11月至2010年6月,共纳入85例未经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其中男性患者61例,女性患者24例,中位年龄为58岁,KPS评分为90分,GEJ腺癌28例,胃癌57例。共有54例接受了mDCF方案,在最初的3个月内,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4%(22%需住院处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3~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6%。而在接受DCF方案的31例患者中,在最初3个月,有71%的患者出现3~4级不良反应(52%需住院处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有90%的患者出现3~4级不良反应。mDCF组及DCF组患者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63%(95%CI 48%~75%)和53%(95%CI 34%~69%),中位OS分别为18.8个月和12.6个月(P=0.007)。
研究者认为,标准的DCF方案即使联合应用生长因子,其不良反应也不如mDCF方案更轻,而且mDCF方案的疗效也更好,因此mDCF方案可以考虑作为晚期胃癌的标准一线方案选择。
(编译 何昕 审校 项晓军 熊建萍)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熊建萍教授述评:
尽管胃癌中的DCF三药方案不良反应很大,在V325研究中DCF方案带来3~4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超过80%,但国外学者一直都未曾放弃三药方案,改良DCF方案常有报道。本研究中,接受mDCF方案的患者的中位OS达18.8个月,的确令人吃惊。值得注意的是,首先这毕竟是一项Ⅱ期临床研究结果;其次,即使是mDCF,其不良反应也是不低的。三药方案或许更适合用于体质好,并拟行新辅助治疗或转化治疗的患者。对于晚期患者姑息治疗而言,现有药物组成的两药方案疗效也是肯定的,且患者的耐受性好,生活质量更能得到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