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皮肤毒性的比较
中国台湾学者Kai-Lung Chen等的一项回顾性研究显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在治疗肺癌患者时的皮肤毒性各不相同,阿法替尼皮肤毒性发生率更高(JAMA Dematol.2015年12月9日在线版)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目前被广泛应用于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中。常用的药物有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三种EGFR-TKI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60%~94%)、瘙痒(16%~60%)、干燥症(4%~38%)和甲沟炎(6%~12%),然而三种药物所导致的皮肤毒性缺乏直接比较的数据。
本研究主要入组标准为:EGFR-TKI连续应用至少30天;如果应用两种以上EGFR-TKI药物,两种不同药物应用间隔最少大于30天;临床随访时间至少6个月。符合入组的患者无论发生何种皮肤毒性不良反应均被记录。共146例患者符合入组条件,接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的患者分别为61例、117例和93例。其中104患者接受两种或两种以上靶向治疗,其中应用一种靶向治疗共42例。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阿法替尼组治疗超过180天的患者分别为40例、66例和49例。
结果显示,吉非替尼组患者痤疮样皮疹、瘙痒、干燥症、甲沟炎的发生率分别为42.5%、52.5%、42.5%和7.5%,厄洛替尼组患者的分别为54.5%、54.5%、53%和7.6%,阿法替尼组的分别为77.6%、66.3%、69.4%和46.9%。三种药物中,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的皮肤毒性相近,阿法替尼的皮肤毒性更重,特别是甲沟炎的发生率。阿法替尼组较重的不良反应可能解释为阿法替尼为不可以逆EGFR-TKI,与野生型的EGFR具有更强的结合力,导致皮肤更多炎症渗出。此外,阿法替尼为EGFR和HER2共同抑制剂,之前报道显示应用拮抗HER2通路药物,可导致明显的甲沟炎。
研究者认为,尽管EGFR-TKI与传统细胞毒性药物相比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但对于皮肤毒性的发生应充分重视,建议在应用时密切观察皮肤毒性,并在适当时机给予相应干预。
(编译 张明辉 审校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