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学引导下宫颈癌近距离放疗的应用或进一步增加
美国宾州大学Surbhi Grover等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美国,虽然IBBT的应用与2007年相比有所增加,但在未来仍有进一步增加的空间,尤其是MRI的应用。这种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主观上的教育。但是,近距离放疗在全美范围内的应用仍有显著的差异性,需努力形成标准化治疗方案。(Radia Oncol.2015年12月10日在线版)
妇科近距离放疗的治疗计划由早先以肿瘤位(靶)点为基础,发展到以肿瘤体积为基础,再到以图像为基础,逐步提高了对肿瘤组织的针对性,从而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性作用。2007年,美国近距离放疗协会(ABS)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CT经常被应用于治疗计划的制定,但更多应用仍以点为基础设定剂量。该研究将早先评估治疗模式的调查结果进行更新,并与2007年的研究结果进行对比。
2014年1~11月,研究人员向所有ABS成员和一些放射肿瘤医生、物理学家发送了一份电子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45个与宫颈癌近距离放疗相关的问题。统计结果与2007年的调查结果相对比,采用卡方检验方法进行比较。
一共收到370封回信,研究者选择了其中的219封进行分析。选择条件为:没有接受过培训、一年内治疗超过一例以上宫颈癌且在美国范围内行医。为了确定靶向剂量,95%的医生通常应用CT,34%的应用MRI。46%仅用以点为基础设定剂量规格。靶向体积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参数变化很大。与2007年的调查相比,应用MRI确定靶向剂量规格的比例由2%上升到34%(P<0.0001)。以体积为基础的靶向剂量描绘由14%上升到52%(P<0.0001)。
(编译 马可心 审校 张为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