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头颈癌 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为新选择
难治性晚期头颈癌是一类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疾病,患者的生存率普遍很低,关于这类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法正在研究开发中。近期ESMO Asia 2015大会上公布的两项临床试验结果令人鼓舞。(摘要号315O; 314O)
中国台湾学者Chiun Hsu等报告的一项Ⅰ期临床试验KEYNOTE-028研究显示,免疫治疗药物Pembrolizumab在难治性鼻咽癌患者中展现出了颇具前景的抗肿瘤疗效,而目前这些患者已经没有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摘要315O)。Tahara等报告的另一项临床试验研究显示,针对铂类为主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头颈鳞状细胞癌患者,靶向药物阿法替尼二线治疗有一定的疗效(摘要314O)。
KEYNOTE-028研究
KEYNOTE-028研究是一项非随机的多队列Ⅰb期临床试验,用于评估Pembrolizumab在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阳性表达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初步疗效,包括27例鼻咽癌患者。“该项研究首次证实了程序细胞死亡蛋白-1抑制剂对此类患者有效,客观缓解率为22.2%。”Hsu表示,“中位缓解时间为10.8个月。Pembrolizumab表现出了可控的安全性。入组患者已经接受过其他高强度的治疗,其中7例者既往至少用过5种全身治疗方案。”
LUX-Head & Neck 1研究
在铂类治疗失败的患者中,由于缺乏较为明确的治疗标准,头颈鳞癌患者目前的预后仍然很差。ErbB家族受体(包括EGFR、HER2、HER3和HER4)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且EGFR过表达(约见于90%的头颈鳞癌患者)与患者的预后不良相关。
随机、开放性、Ⅲ期研究LUX-Head & Neck 1研究在2015年早些时候公布的首批结果显示,既往治疗失败后给予阿法替尼,与化疗相比,可显著延缓肿瘤的生长,将疾病进展风险降低20%。
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医院头颈部肿瘤内科Makoto Tahara评价表示,对预设亚组及生物标志物明确的人群而言,阿法替尼在无进展生存期上的获益优于甲氨蝶呤,该结论对亚洲、欧洲、北美地区/拉丁美洲的患者普遍一致。无论年龄如何(≥65岁或<65岁),ErbB家族阻断剂均表现出比甲氨蝶呤更好的获益。在先前未接受EGFR靶向治疗的患者以及其肿瘤有某些标志物的患者中可观察到更明显的获益。
在先前未接受EGFR靶向制剂治疗的复发/转移性患者中,阿法替尼的临床获益是甲氨蝶呤的四倍(疾病进展/死亡风险分别被降低37%和9%)。在p16阴性疾病和ErbB通路调节异常(EGFR扩增、HER3低表达、PTEN高表达)的患者中,阿法替尼表现出了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上述数据为特定亚组患者的疗效提供了新的证据,并有助于鉴别出可能从靶向治疗中获得最大益处的患者。”Tahara说,“另外3项Ⅲ期试验正在进行中,分别是LUX-Head & Neck 3、LUX-Head & Neck 2(全球)和LUX-Head & Neck 4(亚洲),这些试验可进一步研究阿法替尼对铂类经治或治疗中复发型头颈鳞癌患者和原发性局部未切除晚期头颈鳞癌患者的潜在获益。”
(编译 云小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