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后毒性反应和生活质量比较
大约15%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伴有高危因素,增加其发生远处转移和子宫内膜癌相关死亡的风险。PORTEC-3研究旨在对伴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比较放化疗与单独进行放疗相比是否更有效。(Lancet Oncol.2016年7月7日在线版)
PORTEC-3研究是一个国际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的临床试验,将伴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按1:1随机分配为单纯放疗组,每周5次, 1.8 Gy,总剂量48.6 Gy,放化疗组,在放疗期间2个周期的同步化疗,(顺铂50 mg/m2),随后4个周期卡铂+紫杉醇化疗,(卡铂AUC 5,紫杉醇175mg/m2)。采用投掷硬币方决定随机分组,对淋巴结切除术,肿瘤分期和病理类型进行分层。主要终点为分析在有意向治疗的人群的总生存期(OS)和无病生存期(PFS)。以2年的毒性和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作为次要终点,并重点分析,所有分析是在接受治疗后完成。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采用欧洲生活质量量表(EORTC QLQ-C30),以宫颈癌放疗、卵巢癌化疗模块和神经病变分量进行评估。放疗结束后,在6,12,24,36和60个月时随机进行评估。使用不良反应通用术语标准3.0版本进行分析。这项研究在2013年12月20日关闭,后续主要成果分析仍在进行。该试验在ISRCTN.com注册,注册号ISRCTN14387080,并在网站登记,编号NCT00411138。
于2006年9月15日到2013年12月20日, 共686例患者纳入PORTEC-3试验。其中660例符合入选标准,570例(86%)可评价生活健康质量。中位随访时间为42.3个月(IQR 25.8~55.1)。完成放疗的第6个月,放化疗组与单独放疗组相比,EORTC QLQ-C30功能评分明显较低(功能更差),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症状评分更高(症状更糟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得以改善。
在12个月和24个月时,健康生活质量评分两组相似,而身体机能评分在放化疗组的患者仍略低于放疗患者。与单纯放疗患者相比,放化疗患者24个月时有严重刺痛或麻木的患者更多(48/194例,25% vs. 11/170例,6%,P<0.0001)。
与单纯放疗患者(145/326例,44%)相比,接受放化疗患者(309/327例,94%)2级或更糟糕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与单纯接受放疗患者(42/326例,13%)相比,接受放化疗患者(198/327例,61%)3级或更差的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更高(P<0.0001),最多的3级不良事件是血液方面的(45%)。
在12和24个月时, 3级或更糟糕的不良反应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24个月时,放化疗组2级或更严重的持续感觉神经病变发生率更高(25/240例,10% vs. 1/247例,<1%;P<0.0001)。
伴有高危因素子宫内膜癌患者接受放化疗和单纯放疗相比,尽管医生和患者报告均认为放化疗方案增加了毒性,但在放疗期间或放疗后给予辅助化疗是可行的,对症处理后能快速恢复,仅有25%的患者有持久性的感觉神经症状。研究者认为,在做最后结论之前,还需要对主要终点指标即OS和PFS同时进行分析。
(编译 楼梦 审校 周琦)
重庆市肿瘤医院/重庆市肿瘤研究所 周琦教授述评:
具有高危因素的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一样,术后通常需要辅助治疗,放疗和放化疗联合治疗是术后治疗的选择,子宫内膜癌以腺癌为主,通常认为放疗不敏感,而化疗亦被认为无效。本研究设计以术后单纯放疗和放化疗结合的治疗,以OS和PFS作为主要目标,以QLQ-C30评分体系的两组间健康生活质量指标和主要毒副反应评价,中位随访时间为42.3个月,得出虽然放化疗组生活质量评分有降低,主要毒副反应,包括血液毒性又增加,但均可以接受,且随时间推移,两组间并没有明显差异。该研究设计化疗在放疗期间采用单药,而放疗结束后采用两药联合化疗,患者的耐受性较好,执行方案可评价患者到达86%,值得借鉴用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术后的同期放化疗。虽然还没有两组的OS和PFS结果,但在放疗期间或放疗后给予辅助化疗是可行的,毒性反应对症处理后能快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