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ilimumab联合放疗或电化学疗法可延长患者生存期
德国Cologne大学医院综合肿瘤中心内科的Sebastian Theurich等报告的一项研究表明:不考虑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情况下,Ipilimumab治疗基础上增加外周局部治疗在转移性黑色素瘤中是安全而有效的。诱导了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可能是其潜在机制。(Cancer Immunol Res. 2016年7月27日在线版)
免疫治疗药物Ipilimumab开启了恶性黑色素瘤治疗的新时代,并使20%~25%的患者获得持久缓解。Theurich等进行了一项研究以明确Ipilimumab联合外周局部治疗(如放疗或电化学疗法)的疗效,结果显示这种联合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总生存期。接受联合治疗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93周,而接受Ipilimumab单药治疗的患者仅为42周。
研究者分析了2011~2014年来自德国和瑞士4个癌症中心、并接受Ipilimumab连续治疗的127例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数据。该队列包括69例男性和58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61.7岁。绝大多数为Ⅳ期患者。
受试者分别接受Ipilimumab(82例)或Ipilimumab联合外周局部治疗,如放疗、电化学治疗或选择性内照射(45例)。绝大多数患者在Ipilimumab治疗期间(19例,42.2%)或治疗后(17例,37.8%)接受外周局部治疗,仅9例(20%)患者在Ipilimumab治疗前即接受了外周局部治疗。
该研究表明,在Ipilimumab治疗基础上,增加外周局部治疗与Ipilimumab单药相比能够显著延长总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93周和42周(未校正HR=0.46,P=0.0028)。联合治疗并未增加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且外周局部治疗导致的局部不良反应多数较为轻微。
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BRAF状态、肿瘤分期、肿瘤负荷及中枢神经系统转移等多因素后,联合外周局部治疗在总生存期上的获益仍然显著。(校正HR=0.56,95%CI 0.31~1.01;P=0. 05)。
(编译 王卓群 审校 刘基巍)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刘基巍教授述评:
免疫治疗与其他治疗手段的联合治疗模式如何优化是晚期黑色素瘤临床中一直在探索的热点问题。目前已有较多基础研究证实放化疗及其他治疗模式有可能通过特定机制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从而与免疫治疗发挥协同作用,以上临床研究则进一步证实了该结论。免疫治疗联合局部治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局部治疗的获益人群、治疗时机等问题仍需进一步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