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血液系统肿瘤

微小残留病评估能重新定义诱导失败

发表时间:2017-02-08

    英国伦敦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血液科David O’Connor等的一项研究表明: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中,整合诱导末期(EOI)微小残留病(MRD)水平与形态学,较单独应用形态学能更精确地识别诱导失败。EBF1-PDGFRB融合基因的普遍存在强调了基因筛选的重要性,有利于识别可作为新型试剂靶点的异常基因。(J Clin Oncol. 2017年1月3日在线版)

    为了确定诱导末期微小残留病在识别儿童ALL患者诱导失败和分层中的作用,并确定导致这些患者疾病进展的遗传异常,该研究纳入2003~2011年在医学研究委员会UKALL2003多中心随机试验(NCT00222612)中治疗的3113例患者。用标准的实时定量PCR评估MRD。中位随访期为5年9个月。

    结果显示:59例(1.9%)患者形态学诱导失败,5年无事件生存(EFS)率为50.7%(95%CI 37.4%~64.0%),5年总生存率为57.7%(95%CI 44.2%~71.2%)。其中,一小部分M2骨髓(6/44)和低EOI MRD水平(<0.01%)患者的5年EFS率为100%。与之相反,在形态学缓解的患者中,2.3%(61/2633)有更高水平的MRD(≥5%),5年EFS率为47.0%(95%CI 32.9%~61.1%),与形态学诱导失败的患者相似。

    诱导失败被重新定义为形态学诱导失败和(或)MRD≥5%后,该试验中有3.9%(120/3133)的患者被归类为诱导失败,5年EFS率为48.0%(95%CI 39.3%~58.6%)。诱导失败(形态学或MRD≥5%)最常见于T-ALL(10.1%,39/386)和B-other ALL(即:缺乏确定的染色体异常;5.6%,43/772)。B- other组内进行的遗传学检测显示存在PDGFRB融合基因,特别是EBF1-PDGFRB融合基因,几乎见于三分之一的B- other ALL病例中。

    (编译 杨丽艳 审校 王化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