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其他肿瘤

关注癌症生存者的性生活质量

发表时间:2017-02-09
作者:石磊

    新加坡癌症协会康复中心Balasubramanian Srilatha等报告,罹患癌症5年后,总体生活质量成为存活质量的核心指标。在此背景下,性生活质量仍然是时不时就会遇到的临床问题,这个问题多样性相当高,文化差异和种族差异的相关分析不足以解释全部问题。然而,由于存在诸多限制,目前尚难以断定研究人群中性功能相关指标有没有差异。(Cancer. 2016年11月28日在线版)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Jackson等曾在一篇论著中给出了很多关键的描述性数据,认为癌症生存者与无癌群体相比,性功能正常者和(或)性功能障碍患者的分布基本持平。

    但目前的临床数据显示,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各型癌症患者的性生活健康和相关生活质量的方方面面都有下降的表现(40%~100%)。Jackson等的数据确实表明了患者罹患癌症后对性生活的不满意度显著增高,但在性生活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评价中,满意度受多维指标的影响,也常常发生变化,而且随着生存时间的延长其评分多半也会下降。

    理想情况下,在确诊和治疗癌症之前测定性功能或满意度就能很好地对照之后的结果;并且也应收集患者及其伴侣双方的信息。尽管合并症简明评分(0~5)能提供与患病率一致的信息,但性功能的其他相关风险因素,如肥胖(体质指数)、焦虑、抑郁、处方药物、吸烟状况和饮酒状况等信息均未阐明。

    Jackson等指出,67%的受试者完成了性行为态度和行为(自行报告)测定并纳入了分析,而这已经形成了入组偏倚,因为只有愿意表明自己存在性生活问题的人才会纳入数据采集流程,另一方面,受试者对性生活问题也有夸大或低估的可能。此外,虽然人群样本已经较大,但还无法反应出各类癌症的患病率。

    Jackson等介绍:50~74岁出现任一癌症的平均发生率为53%,生存率为52%,而其中也包含了癌症治愈后仍然存活的患者,男性为21%~47%,女性为38%~59%。研究人群的癌症发生率方面,男性为7.4%,女性为9.2%,根据确诊时间分层(<5年或≥5年)后,样本规模被进一步缩减。

    将较小的研究组与较大的对照受试者队列进行匹配也存在一定问题。对照组规模较大虽然能够充分抵消变异性,但研究组样本较小还是会使得统计效能偏低。因此,虽然该研究对罹患癌症后的性行为提供了可泛化的规范解释,但在方法上仍有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