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检测及抗HBV治疗早于抗癌治疗可降低肝脏不良转归风险
美国MD Anderson癌症中心的Jessica P. Hwang等报告,在开始治疗肿瘤之前,早期确诊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早期抗HBV治疗,可降低接受化疗的、合并慢性HBV感染的、肿瘤患者的肝衰竭风险和死亡风险。(Cancer. 2017年5月18日在线版)
伴有慢性乙型肝炎(HBsAg阳性/HBcAb阳性)或既往HBV感染(HBsAg阴性/HBcAb阳性)的癌症患者,化疗后肝脏不良转归事件发生率方面的数据有限。为了确定检测时间和抗HBV治疗对这些患者肝脏不良转归事件的影响,该项回顾性研究入组2004~2011年接受化疗的实体肿瘤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数据。以肿瘤开始治疗为时间节点,在此节点之前开展的HBV检测和抗HBV治疗被定义为“早期”,之后开展的被定义为“后期”。转归结果包括肝炎急性发作、肝损伤、肝功能衰竭以及死亡。
结果显示,本研究共入组18 688例患者,其中实体瘤患者占80.4%。慢性HBV的患病率为1.1%(52/4905),既往HBV感染的患病率为7.1%(350/4905)。在实体瘤患者中,与早期确诊的慢性HBV感染相比,后期确诊的慢性HBV感染与以下转归风险的增高均相关,包括肝炎急性发作(HR=4.02,95%CI 1.26~12.86)、肝损伤(HR=8.48,95%CI 1.86~38.66)、肝功能衰竭(HR=9.38,95%CI 1.50~58.86)、死亡(HR=3.90,95%CI 1.19~12.83)。在合并慢性HBV感染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患者中,后期才开始抗HBV治疗者的死亡风险较早期开始治疗者高7.8倍(95%CI 1.73~35.27)。后期才确诊为慢性HBV感染的患者接受抗HBV治疗较晚或没有接受此治疗。慢性HBV感染可预测实体瘤或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肝衰竭,其中男性和后期确诊是实体瘤患者的预测因子。
(编译 田慧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