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消化道肿瘤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LV5FU2方案有望成为一线治疗新选择

发表时间:2017-08-21

    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是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一线标准方案。回顾性数据显示吉西他滨对50%~60%的胰腺癌收效甚微,可能并非白蛋白紫杉醇的“最佳拍档”。法国研究者设计了一项Ⅱ期临床研究,评价白蛋白紫杉醇与简化的LV5FU2联合方案治疗转移性胰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发现白蛋白紫杉醇联合LV5FU2方案达到了PFS 为4 个月者超过50%的主要研究终点,不良反应可控。该研究数据为后续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奠定了基础。(Lancet Gastroenterol Hepatol. 2017,2:337-346.)

    法国15家医院参与了这项名为AFUGEM GERCOR的研究,患者入组标准为:有可评价病灶,ECOG体力评分≤2分,且未经治疗的转移性胰腺癌。若曾于胰腺癌根治切除术后接受过辅助化疗,则末次化疗距复发时间间隔超过12个月以上者也可入组。根据研究中心和体能状态评分以1︰2的比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为白蛋白紫杉醇(125 mg/m2)联合吉西他滨(1000 mg/m2,d1、8、15,每4周重复);试验组为白蛋白紫杉醇联合亚叶酸(400 mg/m2)/氟尿嘧啶(400 mg/m2)静脉推注,后续以氟尿嘧啶(2400 mg/m2,civ d1、15,每4周重复),直至疾病进展、发生不可耐受的毒性或患者自愿退出。主要终点为PFS为4个月者超过50%。

    2013年12月12日至2014年10月31日,研究共入组114例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75例与39例。4个月后,两组分别有40例(56%)和21例(54%)患者的疾病未进展,达到预设主要终点。

    试验组发生3~4级不良反应共56例(77%),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17例,23%)、乏力(16例,22%)、感觉异常(14例,19%)、腹泻(9例,12%)和黏膜炎(7例,10%);对照组发生3~4级不良反应者共33例(87%),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12例,32%)、血小板减少(7例,18%)、乏力(8例,21%)、贫血(5例,1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各5例,13%)和感觉异常(4例,11%)。

    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例死于感染性休克和糖尿病代偿性酸中毒,但研究者认为与治疗无关。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在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8例(38%)及14例(37%)。

    (编译 马韬 审校 张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张俊教授述评:

    MPACT研究证实了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优于单药吉西他滨,已成为转移性胰腺癌的新选择。但每周1次的化疗周期造成的血液学不良反应较大,单次住院时间长,患者花费也更多。白蛋白紫杉醇联合氟尿嘧啶每2周重复1次,血液学不良反应较联合吉西他滨轻,疗效两者相近,对不耐受吉西他滨单周治疗者或许更为有利。与联合吉西他滨组比较,联合氟尿嘧啶组的治疗费用也有所下降。有趣的是,试验组和对照组均达到了预设的PFS 4个月大于半数的指标,故后续研究的终点指标设定,以及如何通过分子标志物筛选各自获益的人群,也是个值得讨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