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其他肿瘤

心包炎可能是某些恶性肿瘤的先兆?

发表时间:2017-08-21

    丹麦奥胡斯大学附属医院Hans Erik Bøtker等报告的一项队列研究显示,心包炎可能是隐性恶性肿瘤的征兆。心包炎确诊的前3个月内,人们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特别是罹患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和髓系白血病的风险高于预期。(Circulation. 2017年6月29日在线版)

    Bøtker认为:“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心包炎可能是隐匿性癌症,即肺癌淋巴瘤、白血病和非特殊类型转移性癌症的首发表现,湿性心包炎患者的患癌风险较高,干性心包炎患者的风险亦不能被忽视。”他们希望这项重要的研究未来能在心脏病学教科书中有所体现,提高大家对于心包炎患者患癌风险的认识。医生在治疗患者心包炎时,应该意识到这些患者的癌症发病率在增加,应该考虑是否需要予以额外的诊疗来进一步确诊或排除患癌情况。此外,医生不应该只注重以心包积液为主要症状的湿性心包炎,还应特别注意干性心包炎。”

    研究结果显示,在13 759例急性心包炎患者中,1550例在随访期间被诊断患癌。与在一般人群中确诊的1070例新发癌症病例相比,心包炎患者的患癌风险增高了1.5倍。发病率增高的癌症类型主要包括肺癌肾癌膀胱癌淋巴瘤、白血病、非特殊类型的转移性癌症,心包积液患者的癌症发病率最高。心包炎患者在心包炎确诊后3个月内被诊断出癌症的风险比一般人群高出约12倍,主要为肺癌,血液系统肿瘤的患病风险也明显增高,其中患非霍奇金淋巴瘤的风险增高了30倍,患髓系白血病的风险增高了49倍。

    有评论者认为,心血管疾病与后期癌症诊断间似乎存在相关性;这是因为心血管疾病导致医生们进行了更多的检查从而发现了癌症,还是真的有某种相关性?许多人认为或许是炎症的作用,毕竟它既能在癌症中发挥作用,又能在心包炎中发挥作用。炎症是否就是沟通两者的桥梁?仍需要开展更多的研究。

    (编译 程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