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胸部肿瘤

初治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东亚患者 紫杉醇卡铂方案加用Motesanib不改善PFS

发表时间:2017-11-15

    日本医科大学Kaoru Kubota等报告,初治东亚人群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时,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加用莫特沙尼(Motesanib)对比单纯化疗并未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J Clin Oncol. 2017年9月13日在线版)

    为了评估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中加用莫特沙尼是否可延长初治东亚人群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Ⅲ期临床研究将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口服莫特沙尼(125 mg每日1次),联合紫杉醇(200 mg/m2,静脉滴注)及卡铂(AUC 6 mg/ml)治疗。对照组:用安慰剂替代莫特沙尼,其余用药方案一致,每3周为一个周期,用药6个周期。患者入组后根据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状态、范围、入组前6个月体重下降状态进行分层。主要研究终点为PFS,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至肿瘤缓解的时间、缓解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事件。

    结果显示,401例入组患者,其中试验组197例,对照组204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6.1个月和5.6个月(HR=0.81,95%CI 0.64~1.03;P=0.0820),中位OS分别为未达到和21.6个月(P=0.5514)。ORR分别为60.1%和41.6%(P<0.001),至肿瘤缓解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4个月和1.6个月,中位的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5.3个月和4.1个月。

    ≥3项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6.7 %和67.6 %,由于不良反应导致停药分别为32.7 %和14.2%。莫特沙尼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胃肠功能紊乱、高血压、胆囊相关事件。

      (编译 任征 审校 金波)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金波教授述评:

    莫特沙尼(AMG-706)是一种多靶点的口服TKI,是靶向VEGF受体1,2,3,PDGFR和KIT的抑制剂,在多种实体肿瘤中无论单药还是与化疗合用,均可抑制肿瘤活性。既往一项Ⅱ期随机开放临床试验发现,对于初治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紫杉醇/卡铂方案加莫特沙尼与贝伐珠单抗相比疗效相当。在Ⅲ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MONET1试验中,对于同样患者类型,紫杉醇/卡铂方案加莫特沙尼的联合治疗组与单纯化疗组相比,并未显著改善OS。但预设的亚组分析发现,在东亚裔的患者亚组中联合治疗组可显著延长OS(20.9个月 vs 14.5个月,P=0.0223),显著延长中位PFS(7.0个月 vs 5.3个月,P=0.001),客观缓解率(ORR)分别为62%和27%(P=0.001)。故此,进行了本项针对东亚地区的Ⅲ期临床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