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其他肿瘤

Ⅱ~Ⅲ期黑色素瘤 无复发生存替代总生存作为术后辅助治疗研究终点

发表时间:2017-11-15

    比利时研究者Suciu等报告,在Ⅱ~Ⅲ期高危黑色素瘤中,RFS可作为评估干扰素或检查点抑制剂的辅助治疗随机研究中OS的有效替代终点。在后续类似辅助治疗研究中,RFS的风险比为0.77或小于0.77可预测治疗对OS的影响。(J Natl Cancer Inst. doi: 10.1093/jnci/djx133)

    通过对Ⅱ~Ⅲ期手术切除后黑素瘤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的荟萃分析,研究者对无复发生存期(RFS)能否作为总生存(OS)的有效替代终点进行了评估。

    研究者纳入了11项随机对照研究(干扰素对比观察组)中共计5826例患者的RFS和OS数据,另纳入2项对比干扰素和疫苗研究的989例患者数据。应用两级建模方法评估患者水平RFS和OS的Spearman相关系数(rho)及在试验水平(trial-level)治疗策略对于RFS和OS效应之间的决定系数(R2)。再以其他13项未获得个体患者数据的辅助研究对该结果进行了验证。

    研究者随后检验了欧洲肿瘤协作组(EORTC)18071研究中伊匹单抗10mg/kg对照安慰剂双盲临床试验的结果,结果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RFS和OS的影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所有统计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

    中位随访7年,13项试验中的12项试验显示在RFS(HR=0.88)和OS(HR=0.91)上,IFN与非IFN之间存在结果一致性,但ECOG 2696的小型试验结果显示异常值(RFS:HR=0.72;OS:HR=1.11)。因此,即使rho较高,R2低也无法可靠估计。

    基于这12项试验,rho仍然很高(0.89),RFS和OS的风险比显著相关(R2= 0.91)。RFS的替代阈值效应估计为0.77。EORTC 18071试验的RFS的风险比为0.75,预测了伊匹单抗对OS的影响。这一结论随后得到证实(OS:HR=0.72,95.1%CI 0.58~0.88,P=0.001)。

    (编译 杨璐 审校 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