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出现的表观遗传学改变与乳腺癌生存者炎症相关
许多乳腺癌幸存者在化疗结束后会出现乏力或其他疲劳、衰弱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持续数月或年余。现在,埃默里大学温希普癌症研究的研究人员发现解释这些症状为何会持续存在的线索。化疗能在乳腺癌患者的血液细胞DNA上留下长效的后天印记。这印记与化疗结束后6个月出现的与类似炎症的生物学表现有关,这些体征表现为疲乏等症状。(Brain Behav Immun. 2014年2月28日在线版)
化疗是一种挽救生命的干预措施,但对一些女性患者来说是有代价的。该研究结果首次提出了乳腺癌患者在化疗结束后化疗相关副作用会长期持续的生物学机制。高达30%的乳腺癌幸存者在化疗完成后仍经历持续性疲劳。前期研究显示,化疗与血液中炎症标志增加相关,而这些炎标志性与疲劳相关。而且无论患者在手术前或手术后接受化疗,其疲乏程度是相似的,这表明是否接受化疗比化疗开始时间更重要。
研究细节
本研究人员研究了0-ⅢA期接受部分乳房切除术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DNA甲基化模式,这些患者均接受了放疗,但只有部分接受了化疗。研究人员发现接受化疗的患者血液中白细胞DNA出现甲基化,其中部分变化在放疗结束后6个月仍然存在。研究人员扫描了几十万个甲基化的潜在位点,可以确定接受化疗的患者有八个位点发生改变,并且6个月后半数位点的甲基化仍然存在。
与炎性标记相关
少数甲基化位点同炎症的生物学联系尚不清楚;例如这8个位点并不位于编码炎症信号蛋白的基因中。然而,甲基化的确同两个炎症信号传导蛋白 IL-6和TNFr2水平的升高有关,而IL-6和TNFr-2与乳腺癌幸存者疲乏相关。许多化疗药物的明确疗效正体现在可破坏癌细胞的DNA。
众所周知,化疗可诱导癌细胞出现后生变化,然而这项研究首次探索了化疗诱导的乳腺癌患者血液中非肿瘤细胞出现的后生变化。研究者假设化疗可直接改变血细胞的甲基化状态,或者甲基化是化疗引起组织损伤引发的炎症应答的结果。
这可能化疗的强度和重复性使得这些症状同急性炎症有本质的不同。随着我们对印记的过程理解的加深,我们有更多机会探索乳腺癌幸存者治疗相关慢性并发症(如疲劳)的新疗法。
(编译 刘妍 审校 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