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阳性晚期非鳞NSCLC 联合贝伐珠单抗或优于厄洛替尼单药
日本神奈川县癌症中心Saito等报告的NEJ026研究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在EGFR阳性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添加贝伐珠单抗对比单用厄洛替尼可改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和生活质量数据尚待延长随访的进一步评估。(Lancet Oncol. 2019年4月8日在线版)
第一代、第二代EGFR TKI单药治疗1年后,近半数的EGFR阳性NSCLC患者耐药。Ⅱ期临床试验JO25567比较了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与厄洛替尼单药的疗效和毒性。为了验证JO25567研究的结果,该项随机、开放标签的Ⅲ期研究自日本69家中心入组NSCLC患者,给予厄洛替尼(150 mg/d)联合贝伐珠单抗(15 mg/kg,q21)治疗或厄洛替尼单药,分层因素包括性别、吸烟状态、临床分期和EGFR突变亚型。
入组条件:≥20岁;ⅢB~Ⅳ期或复发疾病;细胞学或组织学证实的非鳞癌;携带激活型EGFR基因组改变;ECOG PS评分0~2分;晚期NSCLC未接受过化疗;存在≥1个可测量病灶。主要终点为PFS,预设的期中分析数据节点为2017年9月21日;在改良的意向治疗人群中评效,包括随机后所有至少接受过一剂治疗且至少有一个评效病灶的患者,安全性分析包括所有至少接受过一剂治疗的患者。
结果显示,2015年6月3日至2016年8月31日,联合组和单药组各有114例接受治疗,各有112例可评效,分别有112例和114例可评估安全性。中位随访12.4个月(IQR:7.0~15.7个月)。期中分析时联合组和单药组的中位PFS分别为16.9个月和13.3个月(HR=0.605,95%CI 0.417~0.877,P=0.016)。
联合贝伐珠单抗组和厄洛替尼单药组分别有98例(88%)和53例(46%)发生≥3级的不良事件,最常见的3~4级不良事件为皮疹(23例 vs. 24例);严重不良事件分别为9例(8%)和5例(4%),最常见的严重不良事件为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联合组2例)、4级肝功能不全(各1例);未见治疗相关的死亡。
有评论者指出,中位总生存期数据是选择最佳治疗策略的标准参照,其总是被随后的治疗所混淆。JO25567研究中联合治疗组的总生存获益为负值,应谨慎解读,因为随访患者数量不足。而本次报告的总生存数据尚未成熟,导致无法进行间接比较。而EGFR TKI、化疗、贝伐珠单抗及PD-1/PD-L1抑制剂间的联合或序贯组合数量众多,导致EGFR突变NSCLC的一线或二线推荐方案更加复杂。
(编译 胡永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