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不同乳腺X线腺体密度间隔的风险因素及肿瘤特征
瑞典Karolinska 研究所Holm等报告的研究显示,具有低乳腺X线摄像密度的间隔性乳腺癌女性人群中,肿瘤往往具有最高的侵袭性表型。乳腺X线摄像密度尚不能完全解释激素替代治疗是否在间隔性乳腺癌的风险性中发挥作用。乳腺癌家族史与间隔性乳腺癌相关,或提示筛查性乳腺癌及间隔性乳腺癌完全不同的基因背景。(J Clin Oncol.2015年2月2日在线版)
该研究比较间隔乳腺癌及筛查出的乳腺癌的特点及风险因素,并考虑乳腺X线摄像密度的影响。
研究者收集2001~2008年期间,瑞典斯德哥尔摩境内诊断为侵袭性乳腺癌的女性患者并收集肿瘤特征(4019例)、危险因素及乳腺X线摄像密度等资料。运用逻辑回归方法总体比较间隔乳腺癌及筛查性乳腺癌的差别,并在比较乳腺X线摄像密度的最高及最低的四分位数值。
结果显示,与筛查出的乳腺癌相比,间隔性乳腺癌患者中非致密性乳腺组织(乳腺X线摄像密度≤20%)对预示淋巴结侵犯(OR=3.55,95%CI 1.74-7.13)、ER阴性(OR=4.05,95%CI 2.24-7.25)、HER2阳性(OR=5.17,95%CI 1.64-17.01),PgR阴性(OR=2.63,95%CI 1.58-4.38)及三阴性患者(OR=5.33,95%CI 1.21-22.46)更具意义。
与此相反的是,间隔性乳腺癌中致密性乳腺组织(乳腺X线摄像密度>40.9%)与非致密乳腺组织相比具有较低的侵袭性(总差异,P=0.008)且表型上更类似于筛查出的乳腺癌患者。在调整年龄及与乳腺X线摄像密度因素后,与筛查性乳腺患者相比,间隔性乳腺癌危险因素不同程度上与乳腺癌家族史(OR=1.32,95%CI 1.02-1.70),近期使用雌激素替代治疗(OR=1.84,95%CI 1.38-2.44)及身高体质指数大于25 kg/m2(OR=0.49,95%CI 0.29-0.82)相关。
(编译 周涛 审校 王永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