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其他肿瘤

一个APP应用可为肺癌患者带来7个月的生存改善

发表时间:2016-07-15

    一个在智能手机、平板或电脑上使用的APP应用,可为肺癌患者带了7个月的生存改善,患者只需在APP上每周完成一个症状评估量表即可。(摘要号LBA9006)

    这是法国研究者开展的一项Ⅲ期临床研究得出的结论,这是更早监测到复发,从而更早给予支持治疗所致。90%的入组该研究的患者为Ⅲ/Ⅳ期患者,所有患者接受了一线化疗。这一应用一旦监测到患者有任何异常,会发送提醒邮件到临床医生,从而安排临床就诊。

    主持新闻发布会的Patricia Ganz教授指出,这一应用带来非常大的进步,设想一下有什么药物可带来7个月的生存改善而我们会不想去临床应用的呢? 

    在这一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中,60例患者使用了这一APP(名为Moovcare),61例患者接受标准随访(CT扫描每3~6个月或)作为对照。结果显示,使用APP的一组中位总生存显著优于对照组(19个月 vs. 12个月),即死亡风险降低67%(HR=0.33,P=0.0025),1年总生存率也有显著优势(75% vs. 49%)。尽管该研究因预设9个月中期分析结果而提前终止,但仍观察到了这些显著优势,提前终止是因为使用APP组已有非常显著的获益,对照组患者开始交叉到APP组。

    研究者说和专家解读

    研究者指出,需要记住的是,生存获益是基于正确的治疗,与对照组相比,APP组更多患者在复发时接受了最佳治疗(74% vs. 33%, P<0.001)。

    有专家认为这一应用还是比较简便实用的,目前没有标准的一线治疗后随访,可以开展进一步的验证研究。不过这种实时互动式监测在大的医学中心已经在实行了,比如俄亥俄州,癌症患者可以拨打24小时热线电话,电话由分诊护士值班,接听电话分析病情后决定是否为其联系医生,或许这种跟人的交流更好一些。APP应用可能在相对不发达地区或较小的医学中心会更实用。

    无论如何,等着肿瘤患者自己报告问题所在不是理想的做法。系统询问各项情况请患者做出回答(就像APP那样)跟直接问患者“你感觉如何?有什么不舒服”是不一样的。

    这一APP要求患者对自身12项指标进行评估,这些指标包括乏力、咳嗽、呼吸困难、食欲减退等。APP要求患者积极报告他们的症状和并发症,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肺癌患者一般不怎么积极联系医生。患者经常不愿意联系医生、护士或医疗相关人员报告他们的症状,他们觉得这些症状不怎么重要。

    研究者在会上指出,将患者充分调动起来是该研究获得好的转归的关键,这种改善不局限于这一个APP应用。这一应用不会是唯一的或者最佳的改善患者生存的途径。如果每周给患者打电话也可以获得类似的结果,不过这不现实,同时电话随访很多患者是不不可能的。然而有了这一APP,医生每周花15分钟即可随访60例患者。及时的干预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APP组每例患者每年减少50%的影像学检查,生活质量评分也是APP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Moovcare是第一个用于晚期肺癌随访和早期检出复发和并发症的网络应用程序,该技术已获得美国和欧洲的专利,正在欧洲上市申请中,该公司还在开发针对15种其他肿瘤的应用,包括淋巴瘤的。 

    (编译 王茹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