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其他肿瘤

首个小细胞肺癌靶向药物取得突破

发表时间:2016-07-15

    抗体偶联药物(Rova-T)对复发小细胞肺癌有显著疗效,会上报告的重要研究显示,其可抑制89%的有DLL3高表达的小细胞肺癌的肿瘤生长,使39%的肿瘤发生萎缩。(摘要号LBA8505)

    Rova-T是由抗Delta样配体3(DLL3)抗体(Rovalpituzumab)和具有损伤DNA作用的癌细胞杀伤药物pyrrolobenzodiazepine dimer偶联而成的新药物,抗体组分可将抗肿瘤药物运送至肿瘤细胞发挥效用。

    约有2/3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癌细胞表面有DLL3高表达,该蛋白在健康正常组织中不表达,DLL3可调节小细胞肺癌肿瘤干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Rova-T是第一种靶向DLL3的药物。

    Ⅰ期临床研究入组74例接受至少一种全身治疗方案后疾病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约2/3的患者诊断时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研究者对有肿瘤组织的患者给予了DLL3蛋白检测。

    17/60例(18%)患者有肿瘤缩减,41例(68%)有临床获益(疾病稳定以上的缓解)。几乎所有治疗反应的患者均有较高水平的DLL3表达。26例有最高水平DLL3表达的患者中,10例接受Rova-T治疗有反应,中位总生存5.8个月,1年生存率32%。其中12例患者接受Rova-T作为一线治疗,这些患者疗效尤其好,50%的患者有肿瘤缩减(明确的客观缓解)。

    最常见的严重治疗相关毒性反应包括浆膜腔积液、血小板计数减少和皮肤反应。这些不良反应可用药控制或不需干预措施。

    研究解读

    主要研究者 Charles M. Rudin指出,近些年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太少了,这使得这些疗效早期迹象十分令人振奋,尽管这些结果还比较初步,也已经是第一种在小细胞肺癌中显示疗效的靶向治疗药物。

    这些早期临床研究结果需要在更大样本临床研究中进行验证,一项入组DLL3阳性、接受过二线以上治疗进展的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单臂Ⅱ期临床研究今年早些时候已开始开展,还有评价Rova-T用于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和其他表达DLL3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也在进行中。

    抗体偶联药物是将抗肿瘤药物与抗体偶联而成,通过抗体靶向在肿瘤细胞表面丰富表达而正常细胞表现不怎么表达的蛋白,将抗肿瘤药物精准地运送到肿瘤组织发挥作用,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害。目前只有两种抗体偶联药物获FDA批准用于抗肿瘤治疗(Adcetris治疗霍奇金淋巴瘤和系统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T-DM1治疗HER2阳性的乳腺癌),不过目前有三十余种这类药物在进行临床试验。

    小细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10%~15%,小细胞肺癌比较难治,多数患者诊断后生存不到1年,标准初始治疗为依托泊苷和铂类化疗。目前唯一获FDA批准的用于复发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为托泊替康。 (编译 隋唐)

     

    吉林省肿瘤医院 程颖 教授述评:

    该研究证实了Rova-T治疗SCLC具有显著而持久的疗效,尤其是对于DLL3高表达的患者,ORR达39%,疾病控制率(DCR)达89%。Rova-T三线治疗DLL3高表达患者客观缓解率为50%,疾病控制率高达92%,均显著优于传统化疗药物的疗效,这对于目前没有标准三线治疗推荐的小细胞肺癌来说实属不易,未来Rova-T或许有望成为SCLC三线治疗的标准治疗选择,但由于样本量有限,仍需进一步验证。Rova-T针对DLL3表达的SCLC三线治疗的Ⅱ期研究(TRINITY)正在进行中。

    Rova-T毒性低且易处理,与传统化疗方案比较,抗体偶联药物这种安全性和耐受性的优势对于治疗复发/难治且体能状态较差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具有更好的临床可行性。

    以上这些令人鼓舞的结果对于几十年治疗进展不见起色的小细胞肺癌研究来说无疑是一剂有效的“强心剂”,Rova-T不但是首个治疗小细胞肺癌有效的靶向药物,DLL3也可能成为SCLC的第一个疗效预测标志物,这对推动小细胞肺癌的精准治疗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即将开展Rova-T一线治疗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此外治疗其他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也正在进行中,Rova-T能否乘胜追击取得更好的结果,让我们拭目以待。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抗体偶联药物有独特的优势,但抗体偶联药物与我们传统意义上化疗药物和针对于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药物有本质上的区别,无论从药物研发、设计、合成技术都具有更大的挑战,如何选择合适的靶点、特异性的抗体、偶联子及细胞毒性药物的选择都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尝试,目前最常偶联的细胞毒性药物主要以抗微管类药物和DNA损伤剂为主,其他的细胞毒类药物是否会有更好的疗效,以及如何避免与抗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问题都需要深层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