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膀胱癌可从抗PD-L1免疫治疗中获益
一项非随机Ⅱ期临床研究显示,对不适合接受标准顺铂为主治疗的初治晚期膀胱癌患者,抗PD-L1免疫治疗药物Atezolizumab显示有效,1/4的患者有肿瘤缩减,中位生存期14.8个月。通常这类患者接受卡铂为主治疗的生存期在9~10个月。(摘要号LBA4500)
该研究名为IMvigor210,是单臂Ⅱ期临床研究,入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膀胱癌患者,所有患者为尿路上皮癌。共两组患者,一组接受Atezolizumab作为二线治疗,另一组作为初始一线治疗。此前研究者报告了二线治疗组的结果,基于这些结果FDA给予Atezolizumab加速批准。
中位随访14.4个月,28/119例(24%)患者治疗有反应,最长的缓解持续时间超过18个月,21/28例(75%)在数据分析时还有缓解,患者中位总生存为14.8个月。
Atezolizumab的总体耐受性良好,10%~15%的患者有严重不良反应,最常见不良反应为甲减、肝功异常、皮疹和腹泻。多数患者不怎么发生不良反应,只有6%的患者因毒性反应停止治疗,这与接受卡铂为主化疗有20%的中断治疗率形成鲜明对比。免疫疗法到底比化疗耐受性好,这对年老患者意义更大。
研究者说和专家解读
主要研究者Arjun Vasant Balar指出 ,约有一半的晚期膀胱癌患者不适合接受唯一可延长生存的药物(顺铂)治疗,这些患者缺乏标准治疗。很高兴看到Atezolizumab免疫治疗可为这类患者带来福音。
ASCO膀胱癌专家Charles Ryan教授指出,免疫疗法为膀胱癌治疗带来新的转机,此前膀胱癌已经10年多没有什么治疗进展了。尤其该研究中的免疫治疗对老年患者安全性好,年老患者常没有什么好的治疗选择,这很令人振奋。
Atezolizumab是PD-L1抗体,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PD-L1结合,阻断其与免疫细胞表面PD-1受体的作用,从而释放免疫系统功能发挥杀伤肿瘤作用。该研究是第一项探讨Atezolizumab用于晚期膀胱癌初始治疗的临床研究,研究结果令人振奋,研究者正计划开展相应的Ⅲ期临床研究。有针对Atezolizumab作为早期膀胱癌辅助治疗的随机临床研究在进行,还有其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包括Nivolumab、Durvalumab和Pembrolizumab治疗局部晚期和晚期膀胱癌的临床研究都在进行中。
膀胱癌是成人第五大常见肿瘤,2012年全球45万例新诊断病例,膀胱癌多发于老年人群,诊断时平均年龄70岁,与吸烟关系密切,80%的患者为曾吸烟者。晚期膀胱癌的标准初始治疗为顺铂为主化疗,患者接受该治疗中位生存可在12~15个月,然而30%~50%的晚期膀胱癌患者因年龄较大、肾功能和或其他原因不能接受顺铂化疗,这些患者接受卡铂为主化疗中位总生存在9~10个月。
(编译 隋唐)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郭军教授述评:
国内晚期膀胱癌患者接受含顺铂方案化疗的比例可能要低于国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化疗导致的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反应重有关,另外国内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发病率偏高,术后导致孤立肾、肾功能储备不足也是一个影响因素,这就更需要选择耐受性更好的治疗。可喜的是该研究显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客观有效率达到42%,因此应继续推动这部分人群的Ⅲ期临床研究开展。同时对于身体条件较好的患者,是否同样适用于一线治疗,全身化疗的地位是否受到威胁,值得进一步研究。
在本次会议上,膀胱癌治疗进展主要关注PD-1/PD-L1单抗免疫治疗,PD-L1单抗已经获批用于晚期膀胱癌的二线治疗,而之前于其他瘤种“大放异彩”的PD-1单抗,也陆续有了一些针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研究初步数据,期待更多免疫治疗的临床数据。
虽然国内尚未上市任何一种用于临床治疗的PD-1单抗与PD-L1单抗,但国内已开展了相应的临床研究,PD-L1单抗用于高危膀胱癌术后辅助治疗的临床研究已经启动,随着国产PD-1单抗Ⅰ期临床研究的顺利推动,其用于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临床研究可能也会启动,期待中国患者的临床数据,推动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治疗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