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全球肿瘤快讯

追踪•新进展•其他肿瘤

肿瘤患者在诊断中的损伤风险增加

发表时间:2016-10-09

      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Qing Shen报告,在诊断的过程中,肿瘤患者受到有意损伤和无意损伤的风险增加。有些损伤影响不大,但有些损伤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在癌症的诊断过程中,应当预防有意的损伤和无意的损伤,包括并发症及治疗所造成的损伤,如感染或有创操作后的出血,此外还包括其他类型的损伤,如患者自身造成的擦伤或骨折。(BMJ. 2016年8月31日在线版)

      研究人员分析了在1990~2010年因损伤入院的瑞典癌症患者。他们比较了诊断前16周和诊断后16周的损伤事件。在这一诊断周期中,有720 901例损伤导致住院,有7306例损伤来自医疗并发症和药物治疗,8331例损伤来自事故及自伤。

      Shen认为:“医源性损伤并不奇怪,因为患者往往会接受有创的诊断和治疗;此外有些损伤还来源于恶性肿瘤进展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和肠癌患者出现此类损伤的风险分别增加14.7倍和11.5倍,其原因可能是:相对于其他肿瘤,这两类疾病的诊断治疗相关并发症更多。与其他患者相比,那些年轻、同居、较高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程度高、无精神障碍的患者受到的损伤更多来自于并发症。

      其他损伤类型中,自我损伤及意外损伤也比较常见。在诊断前2周,这些风险增加了5.3倍,提示患者面临诊断时的心理压力大。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疾病和肺癌患者自我损伤及意外损伤的风险分别增加了2.8倍、2.8倍和2.5倍。同时,相对于其他肿瘤患者,非黑色素瘤皮肤癌患者的风险最小。相对于其他群体,老年、社会经济地位较低,或教育程度低的患者意外损伤的风险稍大,Shen推测:“他们面对生活压力事件时可能变得更加脆弱”。但是,这一结论不明确,因为这项研究并未纳入那些受伤但并未住院的事件以及死亡事件。

      Shen提到:“虽然诊断和治疗期间所致的损伤无法避免,但我们的研究鉴别出了高风险的患者群体,为医生和决策者提供了第一手证据”。

      这项研究表明,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应更加重视诊断和治疗给患者带来的负面影响。干预措施可能有助于减少损伤,如提供一些应对策略以减少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此外,肿瘤医生可以与精神健康机构合作,减轻患者的心理症状,提供心理支持。虽然难以改变疾病本身,但在某种程度上有效的干预可能会减少损伤。

      (编译 张雪 审校 王玉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