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PET可大幅减少肺癌手术率
美国西雅图退伍军人事务医学中心的Zeliadt等报告的对近1000例患者的回顾分析显示,常规术前PET成像可大幅减少不必要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切除手术。总体而言,不必要的手术(定义为术中发现转移灶)可减少13%,但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然而,在校正混杂因素后,术前PET成像可使不必要的手术发生率减少近50%。(J Nucl Med. 2014;55:379-85)
研究者回顾分析得出,过去12年间超过90%的肺癌患者行术前PET成像。在未校正分析中未见其获益,提示使用PET成像技术甄别隐匿性转移存在潜在的偏歧。
研究者总结认为,最近,PET成像似乎总是常规用于多重因素分期、包括明确局部淋巴结状态,而并非主要用于明确远端转移。评估高级成像技术在社区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并不容易,需要慎重考虑潜在的选择性偏歧。
几项小样本随机试验提示,术前PET成像用于明确非小细胞肺癌的隐匿性转移淋巴结累及是有效的。许多患者可能因此避免不必要的晚期疾病手术。
至少有一项研究显示术前PET成像对于减少不必要的手术率无益。结果的不一致性,以及上述研究中入组患者样本量太少等因素促使Zeliadt等在一项大型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探讨了术前PET成像技术的应用。
该研究入组了从1997年1月1日到2009年12月31日新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退伍军人患者。受试者均由退伍军人事务部西北医疗网络处(包括8个医疗中心和30个社区诊所)得到诊断。确诊后至少随访12个月。主要转归为不必要的手术,定义为N2、N3疾病患者、淋巴结节外扩散患者、或预期生命不足12个月的患者接受手术。
Zeliadt医生和他的同事共甄别得到2977例新诊断的肺癌病例。在1997到2000年间,有6%的患者接受术前PET成像。而在研究的最后几年,这一比例已经上升至61%。患者病例显示,976例(32.8%)患者随后进行了手术。在一个亚组中,研究期间PET成像率由9%增加到91% (P<0.001)。
从1997到2004年,1758患者中共有605例(34.4%)接受了手术。从2005到2009年,术前PET成像的使用率显著增加,1219例患者中有371例(30.4%)接受了手术。
总体而言,2977例患者中有1611例(54%)在诊断后12个月内死亡。相比之下,976例接受手术的患者中有201例(20.6%)在术后12个月内死亡。未校正分析显示,术前PET成像组和未使用术前PET成像组患者的12个月内死亡率未见差异。
研究者发现,手术组有30.3%为不必要的手术(296/976)。未校正分析显示,术前PET成像检查组和未行术前PET成像检查组的不必要手术率未见显著差异,两组分别为29.9%和30.9%。
这项研究包括一个预先设定的工具变量分析,并校正了潜在的混杂因素。分析显示,确诊后的时间发展与术前PET成像的可能性有强相关,但与其他结局无关。例如,在2005年到2007年间,或2008年,2009年,和1997至2000年间各组总生存的危险比未见显著差异。
工具变量分析显示,作为主要转归的不必要手术率与术前PET成像显著相关。接受术前PET成像检查与不接受上述检查的患者相比,未校正优势比为0.53(95% 0.34-0.82, P=0.004)。
研究者声明,该研究突显了在现实世界中,量化核医学检查对其后患者转归的作用还存在挑战,并指出了在接受与不接受高级成像技术人群间选择性偏歧的重要性。
(编译 朱丽君 审校 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