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捷院士团队发布中国最新癌症数据
近日,赫捷院士团队于JNCC发表2016年中国癌症数据,同时对比了2000~2016年癌症的发生率与死亡率变化趋势。本研究共纳入381 565 422癌症登记数据(193 632 323个男性和187 933 099个女性),占全国人口的27.6%。(JNCC, 2022, 2: 1-9.)
该研究基于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数据,从全国 682 个癌症监测点中遴选 487 个高质量监测点,覆盖人口达 3.8 亿,详尽阐述了 2016 年中国癌症疾病负担情况,这也是目前我国最新的癌症数据情况。
与2015年相比,上报统计数据的监测点数量增加181个,高质量监测点增加119个,表明我国的肿瘤登记工作覆盖面逐步推进,数据质量和规范程度进一步提高,为国家卫生政策制定提供更有力的科学依据。
中国癌症数据概况
经过数据质量控制,遴选 487 个癌症登记处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 200 个登记处来自农村地区,287 个登记处来自城市地区。截止到 2016 年底,在这些癌症覆盖人口登记中,共有 381 565 422 人 (男性 193 632 323人;
女性 187 933 099 人),占全国总人口数的 27.60%(占城市人口数的 24.3%;占农村人口数的 32.0%)。
2016 年中国新增癌症病例约 406.4 万例,新增癌症死亡 241.35 万例。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女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排在前五名,占癌症新发病例总数的 57.4%。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为 5 种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占癌症死亡总人数的 69.3%。
癌症新发病例数及发病率情况
2016 年估计有 406.4 万例新发癌症病例。
在男性癌症患者中,肺癌最常见,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的 24.6%(549 800 例);其次是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这五种癌症占所有新诊断癌症的 68.83%。
在女性癌症患者中,乳腺癌最常见,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的 16.72%(306 000 例);其次是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这五种癌症约占妇女癌症死亡人数的 56.11%。
癌症年龄标准化发病率情况
所有癌症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结合在一起,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189.7/10 万 vs. 176.2/10 万)。其中,华南地区最高 (204.3/10 万),其次是东北和华东地区,西南地区最低 (167.5/10 万)。城市地区结直肠癌、肺癌、女性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然而,城市地区的一些消化系统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的发病率低于农村地区。
2016 年中国癌症死亡总体情况
2016 年大约有2 413 500人死于癌症。肺癌是最常见的死亡原因(男性和女性)。
对男性来说,肺癌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 29.71%(454 700人),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这五大癌症致死原因约占男性所有癌症死亡的 75.87%。
对于女性来说,肺癌是最常见的癌症死亡原因,其次为胃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这五大癌症致死原因约占女性所有癌症死亡的 60.06%。
2016 年中国癌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情况
农村地区的癌症年龄标准化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106.1/10 万 vs. 102.8/10 万)。其中,中国中部地区的癌症死亡率最高 (112.0/10 万),其次为东北和华南地区,华北地区的癌症死亡率最低 (94.5/10 万)。
在不同的地区,可以观察到不同的癌症死亡模式。城市地区的结直肠癌、肺癌、女性乳腺癌、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淋巴瘤和白血病的死亡率高于农村地区;农村地区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的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
不同年龄组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从图示可以看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发病率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死亡率在85岁以上年龄组达到高峰。60~64岁为男性癌症发病的主要年龄段,50~54岁为女性癌症发病的主要年龄段。60~64岁为男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年龄段,75~79岁为女性癌症死亡的主要年龄段。总体而言,男性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除了 20~49 岁年龄组中女性癌症发病率高于男性。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癌症发病情况
60~79岁这个年龄段累积的癌症病例最多,男性为 122 万例,女性为 76.3 万例。
0~14 岁人群白血病、脑肿瘤和淋巴瘤发病率最高。男性人群中,45 岁及以上肺癌发病率最高;女性人群中,15~59 岁和 60 岁以上乳腺癌和肺癌发病率最高。
不同年龄和性别的癌症死亡情况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60~79岁年龄组的癌症死亡人数最高。
儿童人群,白血病、脑癌、淋巴瘤、肝癌和骨癌是最致命的五种癌症。在男性人群中,肝癌是 15~59 岁患者的主要致死癌种,肺癌是 60 岁以上人群的主要致死癌种。在女性人群中,乳腺癌是 15~44 岁年龄组的主要致死癌种,肺癌是 45 岁及以上人群的主要致死癌种。
不同癌种发病率趋势变化
在 2000 至 2016 年期间,男性癌种的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在所有癌症中保持稳定,但女性发病率每年显著上升 2.3%。
在男性人群中,前列腺癌 (7.1%)、结直肠癌 (2.4%)、白血病 (1.9%)、脑癌 (1.5%)、胰腺癌 (1%)、膀胱癌 (0.8%) 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而食管癌 (3.9%)、胃癌 (3.0%) 和肝癌 (2.2%) 的发病率则呈下降趋势。2000~2016 年男性肺癌发病率呈稳定趋势。
在女性人群中,甲状腺癌 (17.7%)、宫颈癌 (8.5%)、子宫癌 (3.5%)、结直肠癌 (1.2%)、肺癌 (2.1%) 和乳腺癌 (3.0%) 的发病率显著上升;食管癌 (6.4%)、胃癌 (2.9%) 和肝癌 (2.7%) 则呈下降趋势。
不同癌种死亡率趋势变化
在 2000 至 2016 年期间,男性癌症总体死亡率以平均 1.2% 逐年下降,这主要是由于食管癌 (4.1%)、胃癌 (3.4%)、肝癌 (2.7%) 和肺癌 (0.6%) 的死亡率下降。前列腺癌 (4.6%)、结直肠癌 (1.3%)、胰腺癌 (1.0%) 的死亡率在这段时间内有所上升。其他癌症的死亡率,比如膀胱癌、脑癌和白血病保持稳定。
对于女性人群来讲, 宫颈癌、甲状腺癌和乳腺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食管癌、胃癌、肝癌和肺癌的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总结
发病情况
我国整体癌症粗发病率仍持续上升,反映我国癌症实际负担沉重;
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
我国传统高发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等肿瘤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但疾病负担仍然较重;
发达国家高发的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发病呈现持续上升趋势,防控形势严峻。
死亡情况
我国癌症粗死亡率仍然呈现上升趋势,但调整人口年龄结构后,标化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反映近年来我国癌症综合防控取得初步成效;
死亡首位男性和女性均为肺癌;
死亡率农村高于城市;
我国传统高发而预后较差的食管癌、胃癌、肝癌等肿瘤死亡率逐年降低,但宫颈癌死亡率仍呈上升趋势;
发达国家高发的结直肠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前列腺癌等肿瘤的死亡率呈现持续上升趋势。
中国癌症数据变化可能的原因
2016年发病率、死亡率以及2000~2016年的癌症数据变化趋势反映了我国肿瘤诊疗、防治水平的进步,同时一些政策的实施也将对肿瘤发生、死亡数据产生一定影响。
老龄化趋势明显,癌症负担或将进一步加重。年龄增长一直是导致肿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严重,中国癌症的负担将会进一步加重。在这种情况下,普及肿瘤早筛查、早诊治相当重要。相比晚期肿瘤,早期肿瘤预后较好,生存期长,早期治疗和控制可有效降低癌症疾病负担。
吸烟仍是致癌的一大因素,中国有全世界最庞大的吸烟人群,约350百万烟民和740百万二手烟接受者,这极大增加了肺癌等癌症的发生风险。既往研究发现,在中国,吸烟是导致20%癌症患者死亡的原因。在欧美国家,禁烟政策已经初见成效。根据美国发表的最新癌症数据,美国癌症死亡率下降32%,其最大原因是肺癌死亡率下降。但在我国,仅少数城市做到了室内禁烟。还有许多地方的人生活与工作环境中接触二手烟。不吸烟女性人群中肺癌的发病率也以年均2.6%的速度上升。这或许与厨房油烟和空气污染有关。
肥胖人数增加,结直肠癌、乳腺癌发病风险上升。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上升、生活压力大及缺乏锻炼,肥胖人群不断增加。2004~2018年,中国肥胖患病人数从3.1%升到8.1%。我国肥胖人群和缺乏锻炼人群仍在不断增加。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以及充分体育锻炼,将会降低中国约40%的癌症发生率与死亡率。
甲状腺癌过度检查值得关注。近年来,在所有癌种中,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大大提高,但死亡率较为稳定,这可能与甲状腺癌过度筛查与社会经济水平进步有关。
国家预防政策的实施降低肝癌发病率,在本次发布的中国癌症数据中,肝癌发病率下降。这与水质改善、乙肝疫苗以及黄曲霉素污染食物摄入减少有关。自从2002年以来,新生儿乙肝疫苗已经完全免费。在2015年,乙肝疫苗接种率已达到99.6%。
内窥镜检查发展降低食管癌发生率与死亡率,内窥镜检查已被证明是降低食管癌发生和死亡率的有效方法,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以及肿瘤筛查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中国某些食管癌高风险区域应用,将有利于进一步食管癌的发生率与死亡率。上消化道肿瘤病例数的下降趋势,可能进一步支持内窥镜检查在上消化道肿瘤高风险地区推广应用。
(编撰 王玉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