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29-330期(完成)-1.jpg

国人研究发现预判肿瘤转移灶技术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3-07-13

武汉大学李振/李倩倩/张玉峰联合团队设计了一种有机室温磷光纳米颗粒,它能简单安全有效地在体内成像,指示肺部转移前微环境,效果远超现有技术,有望用于转移过程的监测,实现早期诊断和治疗。(Sci Adv. 2023; 9: eadf6757.)

及早抓住转移癌的踪迹,尽早治疗有望改善肿瘤患者生存。在肿瘤细胞到达远处器官之前,微环境已有改变,包括血管渗漏、成纤维细胞改变、髓系细胞募集等,形成更有利于循环肿瘤细胞(CTC)生长和存活的土壤。

识别肿瘤早期转移的体内成像方法有各自的局限性,PET和CT对1 cm以下的小肿瘤可靠性较低,MRI灵敏性不足,快速灵敏的荧光成像技术又必须考虑组织自发荧光带来的低信噪比,需要组织活检就更有局限,很难把所有潜在的转移部位都依次取样。

有机室温磷光材料(RTP)是一种新的成像剂,它有一些突出的优点。RTP能够在紫外光等激发源撤除之后还能保持一段时间的发光,因此能够避免组织自发荧光的影响,在低功率密度下,控制激发源开关即可获得高质量的光学影像。

研究者制备了基于吩噻嗪衍生物的有机磷光纳米颗粒(NP),颗粒在水溶液中的磷光寿命可达49 ms,比普通的RTP要长得多,发光肉眼可见。

使用小鼠进行体内成像实验,通过IVIS检测,也能够在小鼠皮下观察到明显的磷光信号,在关闭激发源后成像能持续1000 s,信背比(SBR)达到2278±242,是此前文献报道过RTP材料最高值的6倍。

研究者将4T1癌细胞静脉注射到小鼠体内,建立肺转移模型,并在14天后给小鼠注射有机磷光纳米颗粒。成像结果显示,在心脏、肝脏、脾脏、肺和肾脏在内的主要器官中,只有肺出现了明显的磷光,可见有机磷光纳米颗粒对肺转移有较高的选择性。

研究者还建立了H22肝癌肺转移模型,每隔3~4天通过磷光成像、CT和组织病理学检查检测肺部转移程度。结果可见,从第0天至第27天磷光辐射强度逐渐上升,在第3天即可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差异。而H&E染色和CT都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差异。作为对照的健康小鼠磷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

研究者进一步对肺部进行了免疫组化分析,发现TGF-β、TNF-α和VEGF的表达从第0天开始显著增加,这表明肺部的微环境发生了显著改变,已经形成了转移前生态位(PMN)。BCL-2表达也有增加,说明在形成PMN之后,有少量来自肝癌的CTC到达。

该研究结果提示,有机磷光纳米颗粒真的相当强力。在肿瘤植入后第3天,肺部仅存在微环境变化时,它就能及时指示,这要远远先进于在次生肿瘤阶段才能检测到的其他成像手段。

(编译 张佳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