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49-350期(完成)-1.jpg

研究发现补充牛磺酸或增加T细胞抗癌能力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4-05-09

空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赵晓迪等发表的最新重磅研究,首次阐明了牛磺酸在癌症中的重要影响:癌细胞会通过与CD8+T细胞竞争牛磺酸,导致CD8+T细胞陷入耗竭状态乃至死亡,压制抗肿瘤免疫应答。(Cell. 2024年3月28日在线版)

研究显示,癌细胞会过表达牛磺酸转运体SLC6A6,从而在竞争牛磺酸时占据上风,而缺少牛磺酸会增加CD8+T细胞的内质网应激水平,促使转录因子ATF4水平上升,进而上调多个免疫检查点的表达,诱导T细胞耗竭乃至死亡,导致肿瘤免疫逃逸,对癌症患者的预后不利;补充牛磺酸则能重新激活耗竭的CD8+T细胞,增强化疗和免疫治疗的效果。

此前有一些基础研究显示,牛磺酸具有诱导癌细胞凋亡的能力,并能通过影响CD8+T细胞的功能和增殖,参与调控抗肿瘤免疫应答。

研究者选取恶性程度高、易复发转移的胃癌展开研究,首先分析了6例经手术切除和辅助化疗,但仍在术后2年内复发的患者肿瘤样本,寻找初治肿瘤和原位复发肿瘤表达存在显著差异的基因(DEG),介导营养物质转运的溶质载体转运蛋白(SLC),作为重点怀疑对象进行深入研究。

研究者发现DEG中有负责转运牛磺酸的SLC6A6,它的表达上调与外部数据库中胃癌患者的生存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对胃癌患者的分析也显示,SLC6A6在胃癌组织中表达水平较周围正常组织显著更高,且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不利因素都有正相关性。且在肝癌、胰腺癌、胶质母细胞瘤等多种治疗难度很大的癌症中,研究者都发现SLC6A6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研究者首先敲除了胃癌细胞中的SLC6A6,发现癌细胞增殖、迁移和化疗耐药的能力都明显下降,使癌细胞整体转为恶性程度较低的表型,而SLC6A6过表达则会起到完全相反的作用来促癌;SLC6A6是否存在,也会直接影响癌细胞内外的牛磺酸水平,说明癌细胞并不怎么依赖内源性牛磺酸,经SLC6A6摄取进细胞内的牛磺酸才是主要来源。

但这一步实验的结论意味着,直接补充牛磺酸可能会有“促癌”作用,和既往研究中牛磺酸抗癌就矛盾了。通过在免疫正常小鼠和裸鼠上分别进行实验,研究者再度证实牛磺酸确实可改善CD8+T细胞激活状态和功能,但当CD8+T细胞等免疫细胞不存在时,补充牛磺酸就会促癌。在肿瘤微环境中,癌细胞和CD8+T细胞会争抢牛磺酸。

分析显示,胃癌微环境中CD8+T细胞的SLC6A6表达水平相较其他SLC更高,意味着CD8+T细胞更依赖SLC6A6来摄取牛磺酸,以维持自身存活和正常功能,但癌细胞可靠过表达SLC6A6抢来更多的牛磺酸;共培养实验也证实,CD8+T细胞争抢牛磺酸的能力比不过癌细胞,必须靠着外源性补充牛磺酸才能再度抑癌。

CD8+T细胞之所以会在缺乏牛磺酸时功能受限乃至更易凋亡,是因为牛磺酸缺乏会导致内质网应激和未折叠蛋白反应(UPR),进而激活PERK激酶(即EIF2AK3)来上调关键转录因子ATF4的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在转录层面,牛磺酸缺乏还会使正常情况下它通过PERK激酶调控JAK1-STAT3信号轴的能力减弱,这也会使ATF4蛋白水平上调。

ATF4的上调则会使CD8+T细胞内编码多个关键免疫检查点的基因,如PDCD1、CTLA4、TIGIT和TIM3表达水平上调,这就相当于让CD8+T细胞“自缚请降”、进入耗竭状态,抗肿瘤活性大幅减弱,而补充牛磺酸能逆转上述影响,在与PD-1抑制剂联合使用时也有明显的协同增效性。

研究者还发现,转录因子SP1是上调胃癌细胞中SLC6A6表达水平的关键调控因子,而胃癌治疗中常用的化疗药物氟尿嘧啶,会激活SP1的自身调控(即SP1蛋白结合到SP1基因启动子部位),使在化疗中存活的癌细胞SLC6A6表达上调,更能争抢牛磺酸;外源性补充牛磺酸也可逆转这种不利影响,还能保护CD8+T细胞,从两方面为化疗助力。

(编译 张嘉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