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71-372期(完成)-1.jpg

年轻BRCA携带者的乳腺癌临床行为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02

意大利热那亚大学Lambertini等报告的全球性研究为年轻BRCA1和BRCA2携带者乳腺癌的不同临床行为提供了证据。在健康个体中识别BRCA致病变异(PV)与早期乳腺癌诊断和较低的治疗负担以及更好的未校正总生存期(OS)相关。(J Clin Oncol. 2025年2月24日在线版)

该研究旨在根据BRCA基因特异性(BRCA1 vs. BRCA2),探讨年轻BRCA携带者中乳腺癌的临床行为及基因检测时间(诊断前 vs. 诊断时)与预后的关系。

371-372期(完成)-27.jpg

这是一项国际、多中心、以医院为基础的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2000年1月至2020年12月全球78个中心的4752例携带BRCA1或BRCA2种系致病/PV的患者,这些患者年龄在40岁或以下,被诊断为Ⅰ~Ⅲ期浸润性乳腺癌。

BRCA2携带者(1683例)相比,BRCA1携带者(3069例)更多地出现激素受体阴性(74.4% vs. 15.5%)和高级别(77.5% vs. 49.1%)肿瘤。研究者在BRCA1和BRCA2携带者中观察到类似的结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无病生存事件的模式和风险不同。

371-372期(完成)-26.jpg

与诊断时检测BRCA的患者(即确诊前2个月至确诊后6个月,1671例)相比,诊断前检测的患者(即确诊前2个月之前的任何时间,411例)肿瘤较小(T1期:61.3% vs. 32.4%),淋巴结累及较少(N0期:65.9% vs. 50.8%),化疗较少(84.4% vs. 92.9%),腋窝清扫较少(37.5% vs. 47.4%)。

确诊前检测的患者OS(未校正:HR=0.61,95%CI 0.40~0.92)更好;然而,在校正肿瘤分期等潜在混杂因素后,该结果失去了统计学意义(校正后:HR=0.74,95%CI 0.47~1.15)。

 (编译 胡一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