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371-372期(完成)-1.jpg

阿司匹林降低肿瘤转移新机制研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4-02

英国剑桥大学Yang等研究发现,阿司匹林能够降低血栓素A2TXA2)分子水平,重新激活T细胞肿瘤击杀活性,清除血液中的转移性肿瘤细胞。血小板衍生的血栓素A2TXA2)作用于T细胞受体,通过依赖Rho鸟嘌呤交换因子1(ARHGEF1)的免疫抑制途径抑制T细胞效应功能。而老药阿司匹林恰是血小板分泌TXA2的抑制剂,该研究或找到了阿司匹林抑制肿瘤转移的新机制通路,通过激活自身免疫来抑制肿瘤患者的肿瘤转移。(Nature. 2025年3月5日在线版)

371-372期(完成)-97.jpg

研究者致力于探寻肿瘤转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分子机制,此前开展过研究,对小鼠810个基因进行了大规模体内遗传学筛选,锁定了15个对肿瘤转移有影响的基因。通过基因工程敲除小鼠中的这15个基因,再给小鼠注射B16黑色素瘤细胞,缺失Arhgef1的小鼠肺部转移数量显著减少。用LL/2肺癌细胞再次实验,也能观察到类似结果。MMTV-PyMT突变的自发性乳腺癌小鼠和MC38结直肠癌异种移植小鼠中,均可观察到Arhgef1缺失对肿瘤转移的抑制作用。

Arhgef1缺陷小鼠的T细胞活性得到增强:其细胞增殖更加活跃、能分泌更多效应分子、更难进入耗竭状态。这些变化促使T细胞能持续活跃地监视和清除游离的肿瘤细胞,阻止肿瘤细胞形成新的转移灶。

371-372期(完成)-96.jpg

研究者分析了信号通路上下游发现,血小板分泌的TXA2竟与Arhgef1有显著联系。ARHGEF1主要在造血谱系细胞中表达。研究者测试了各种造血谱系细胞,发现T细胞功能有显著不同。Arhgef1缺失T细胞,IFNγ等细胞因子分泌显著增加、PD-1等耗竭标志物表达降低,抗肿瘤免疫功能显著增强。

研究者分析了T细胞中Arhgef1上下游的受体和配体,发现Arhgef1可被G蛋白偶联受体(GPCR)激活,进而激活GTP酶RhoA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筛选能与Arhgef1相互作用的GPCR发现,完全依赖于Arhgef1起到抑制T细胞作用的GPCR,指向的U46619,是一种TXA2类似物。

TXA2是一种循环中的血小板产生分泌的凝血因子,可帮助血液凝结、防止伤口出血,但也与卒中和心脏病发作有关。TXA2的产生依赖血小板表达的环氧化酶(COX),COX抑制剂阿司匹林的抗凝血作用,正是通过减少TXA2产生实现的。提示阿司匹林或有望成为抑制肿瘤转移的利器。研究者重新选取一批小鼠。实验组小鼠饮用水中加入阿司匹林,对照组为常规饮用水,所有小鼠进行了黑色素瘤移植。结果显示,摄入阿司匹林的小鼠血清中TXB2TXA2的代谢产物)水平显著下降,同时肺部肿瘤细胞转移灶数量更少。用阿司匹林治疗黑色素瘤小鼠可显著降低肿瘤转移频率,小鼠血清中TXA2代谢物水平显著降低。

已有大型随机对照试验荟萃分析显示,阿司匹林与多种肿瘤发生及转移风险降低有关,该研究为阿司匹林抗癌再添力证。但阿司匹林作用有一定剂量效应,到底如何给药才能起到理想的临床效果,在有大规模试验证实之前,尚无法确定。

研究者认为,阿司匹林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使其成为其他免疫疗法的有力补充,阿司匹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或可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不过,该研究对象为小鼠模型,结果不代表一定适用于人体,用于人体之前需要有人体临床试验验证。

 (编译 王悦宁)

371-372期(完成)-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