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结直肠癌亚型抵抗阿司匹林保护作用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12

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规律服用阿司匹林可对结直肠癌患者起保护作用,但最新研究表明对于具有某种基因突变的小部分结直肠癌患者并不能从服用阿司匹林当中获益。(JAMA. 2013 ;309:2563-71.)

对两项随访时间长达30年的队列研究的分析显示,规律服用阿司匹林与结直肠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深受BRAF基因突变影响,应用阿司匹林可降低BRAF基因野生型结直肠癌患病风险,但对于突变型BRAF并无此保护作用。

研究者麻省总医院Andrew T Chan教授指出:“这项研究为阿司匹林在结直肠癌中应用提供了证据支持,但并不是所有结直肠癌中都适宜应用。”

“部分结直肠癌对阿司匹林的保护作用是敏感的,但一小部分结直肠癌对阿司匹林治疗则是抵抗的。这为我们打开了另一个思路,即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作为一种结直肠癌预防手段,同时可以锁定适用于该手段的特异性人群。”

有试验证据支持BRAF突变型结肠癌细胞较之BRAF野生型细胞对阿司匹林抗肿瘤效果敏感性减低。Chan教授和他的团队试图探讨BRAF基因突变状态对阿司匹林和结直肠癌风险之间关系的影响。

研究者收集的一年两次的关于阿司匹林使用情况的调查问卷来自两个队列研究的患者。一项是自1980年起的护理健康研究,另一项是健康职业随访研究随访结直肠癌发生率(1986-2006.1)及死亡率(1986-2012.1)数据。总人群127,865中有1226例结直肠癌病例提供了分子基因信息。

研究者发现在BRAF野生型患者中规律服用阿司匹林组较之未服药组患病风险降低27%(HR=0.73, 95%CI 0.64-0.83)。这个风险降低的结果与 PTGS2表达、PIK3CA突变及KRAS突变均无相关性。与之相反,在BRAF突变型患者中并未观察到阿司匹林对患病风险的影响(HR=1.03, 95%CI 0.76-1.38)。在每周服用阿司匹林多于14片组BRAF野生型人群中结直肠癌患病风险下降最为明显,与未服药组相比减低57%(HR=0.43, 95%CI 0.25-0.75)。

Chan教授强调:“阿司匹林每周服用剂量及结直肠癌患病风险间的关系与BRAF基因突变状态有显著相关性。”

研究者说

研究者指出,“优化分子谱可能会最终改善肿瘤防治方向,我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肿瘤有不同的生物学行为,随着科研能力不断提高,我们可能会发现分子谱不仅可以影响肿瘤的治疗,同样也可影响肿瘤预防。我们可以辨别出更易患某种类型的结肠癌人群,并对其进行预防干预或排除那些并不获益的治疗。”他解释道。

JAMA特约编辑、伯明翰阿拉巴马大学Boris Pasche教授在评论中指出,这一结果可帮助我们更好地衡量阿司匹林在结直肠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同时,他也指出这一研究中研究对象主要为白种人,且其中大量研究对象为医学专业人士。而在美国结直肠发病率最高人群为黑人,针对这一种族结直肠疾病预防策略能获得最大收益。因此进一步验证阿司匹林应用与结直肠患病风险及BRAF基因突变关系在黑人中成立与否至关重要。”(编译 王晰程 审校 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