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大肠癌筛查可改善预后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12

最新研究显示通过定期肠镜检查诊断大肠癌的患者通常要比有了症状才确诊大肠癌的患者的肿瘤分期早预后要好。因为出现症状后才确诊的大肠癌患者,其死亡风险要比定期肠镜筛查发现大肠癌的患者高3倍。

未参与这项研究的内镜专家Chyke Doubeni教授指出:“该研究结果符合当前临床实践经验,即定期肠镜筛查可以减少大肠癌的相关死亡风险。

该项研究的研究者指出:自2000年美国国家肠镜筛查指南公布以来,美国肠癌的发病率下降了约6%。这主要是得益于通过筛查发现并切除癌前病变的息肉。

但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报告显示,仍有约2200万美国人没有参与到最新的肠镜筛查计划中来。

这项研究是麻省总医院Ramzi Amri等开展,研究者分析了自2004至2011在该医院接受大肠癌手术的全部患者数据。目的就是比较通过肠镜筛查诊断肠癌的患者预后是否好于出现便血等症状才确诊肠癌的患者。

研究入组217例通过肠镜筛查诊断的肠癌患者和854例因为症状或其他检查发现肠癌的患者。研究者分析发现,因为症状才诊断肠癌的患者死亡风险高,同时通常肿瘤分期晚,已经出现其他脏器转移,或易出现复发。有症状的患者中约75%为进展期肠癌,而肠镜筛查中仅有38%分期较晚。在有症状的患者中有11%为晚期,并且有12%出现复发。而在筛查组中这个比例仅为2%和6%。

研究者说

研究者指出,这项研究进一步强调了遵从肠镜筛查指南的重要性。定期筛查检测到早期肠癌可以延长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并降低医疗成本。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Doubeni教授指出:这项研究充分说明大肠癌定期筛查的重要性。但是同时大肠癌筛查并不是仅是通过肠镜这一种方法。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为患者提供两种筛查方法。一种是每年的高灵敏的便潜血检测,一种是每5年的乙状结肠镜联合每3年的高灵敏的便潜血检测。

研究者也承认该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他们所收集的病例均来自麻省总医院,而这家医院通常会收治比较重的大肠癌患者,这也可能导致的两组之间预后的明显差异。(编译 王晰程 审校 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