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减瘤术加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腹腔肿瘤有益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0-12

美国Buffalo大学Haslinger等报告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进展期腹腔肿瘤进行减瘤术加热灌注化疗(CS/HIPEC) 是安全有效的。(Cancer Med. 2013;2: 334-342

主要研究者Roswell Park癌症研究所Joseph J. Skitzki指出,既往对这种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有很多的质疑,但是总结我们10年以上的资料显示CS/HIPEC治疗是有效的,且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不高。使用CS/HIPEC的患者多是阑尾癌、结直肠癌或腹膜间皮瘤,这些患者多是术后复发或以往标准化疗效果不好,通过这种治疗可以切除腹膜所有可见转移病灶,然后通过大剂量热灌注化疗清除腹腔残余癌细胞,为了减少全身毒性,化疗只针对靶病灶,90分钟后用水清洗,历时8~18小时。HIPEC是一种侵入性治疗,在美国许多癌症中心发展很快,我们的研究显示,作为多学科治疗的一部分,在有经验的中心如果使用得当预后是有益的,与一般的联合治疗相比获益增加而副反应减少。

得梅因县默西医学中心Jan Franko教授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由于大多数的CS/HIPEC报告来自美国少数几个中心,CS/HIPEC的推广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有资料显示在非大医疗中心也可以安全地采用CS/HIPEC。

腹膜转移瘤的治疗回顾

Skitzki教授等此前的研究显示(J Clin Oncol. 2003;21:3737-3743),非妇科腹膜转移瘤一般的生存期是6个月。上世纪30年代首次报道用减瘤术治疗卵巢癌腹膜转移瘤,以后逐渐证实对非卵巢癌腹膜转移瘤也有生存获益。近几十年积累的一些数据支持CS/HIPEC有临床获益。有11项结肠癌腹膜转移用CS/HIPEC的Ⅱ期研究显示,5年生存率为25%~47%。另有一个Ⅲ期随机对照研究显示,CS/HIPEC治疗组生存期明显好于对照组(21.6 vs. 12.6 个月),且6年生存率也明显获益(20% vs. 5%)。另一项研究中采取完全减瘤术,5年生存率为45%;非完全减瘤术中位生存期不到1年(Cancer J. 2009;15:212-215)。要注意可能存在潜在选择偏差和高复发率。许多研究报道,腹膜切除术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7%~56%,死亡率为8%~11%。

研究设计与结果

该研究入组2003年~2011年采用CS/HIPEC治疗的112例患者,患者中位年龄53岁,半数患者接受了全身化疗。CS/HIPEC的复发率与肿瘤外科主要治疗模式相当,没有患者在术后30天内死亡,60天内的死亡率为2.7%。 

Skitzki教授指出,这种治疗60天内的死亡率是很低的,与那些大的医疗中心细胞毒化疗的死亡率相似。这项研究证实在合适的机构实行CS-HIPEC,其低死亡率和复发率是可以接受的。切除肠管过多可能会增加脓肿、肠瘘、深部感染的发病率,从而需要再次手术,再次手术会降低OS及PFS。Franko教授指出,该研究显示OS和PFS较低与手术并发症相关。

Skitzki指出,根据不同原发肿瘤及病理类型其5年生产率也不同,播散性腹膜粘液腺癌是91.3%,腹膜间皮瘤是80.8%,阑尾腺癌是38.7%,结直肠腺癌是38.2%。换句话说,结肠癌Ⅳ期的患者中,超过1/3可通过CS/HIPEC治疗生存期至少可达5年,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不再复发,而历史报道显示,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后其生存期仅以月计,5年生存率为0。由于可接受的复发率和死亡率,选择合适的腹膜转移瘤患者进行CS/HIPEC 治疗,是多学科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研究的局限性和影响

回顾性研究有它的局限性,包括选择性偏差、缺乏接受全身化疗的记录、样本量比较小、普遍性不足、肿瘤类型繁杂等。研究者提供的资料难以进行生存数据的分析,病理类型不同,生存分析也不很客观。另外,术中也没有进行腹膜癌指数(PCI)评分(腹腔肿瘤负荷和部位的指标)。许多患者前期做了全身化疗影响PCI评分。建议以后的研究重点应该在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将转移性结直肠癌、腹膜间皮瘤分开进行亚组分析,确定最好的腹腔及全身化疗的治疗模式。(编译 李燕  审校 沈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