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流式细胞仪检测残留病灶评估疗效与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20

英国Birmingham 大学Freeman等报告的研究显示,在老年AML患者中,使用流式细胞术对疗效进行早期评估可提供有力的独立预后信息。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灶有助于优化危险分层并指导临床试验的设计。(J Clin Oncol. 2013年9月23日在线版)

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在接受标准化疗方案后复发率很高。在60岁以上的患者中,我们研究通过多参数的流式细胞仪检测微小残留病灶(MFC-MRD)来判断患者对化疗的敏感性。我们在此探讨MFC-MRD作为年龄相关的危险因素的同时,是否有预后价值。

研究者纳入了来自英国国家癌症研究所AML16临床试验的892例患者。这些患者在治疗中均接受MFC-MRD检测。治疗前筛查发现833例患者伴有白血病相关免疫分型(LAIPs)。427例患者在1或2个疗程治疗后,获得完全缓解(CR),分别称为C1,C2。并且,通过检测获得CR患者的骨髓LAIP来进行MFC-MRD. 若可检测到LAIP残留病灶,则被定义为MRD阳性。

结果显示,获得C1后的患者中51% (286例) MFC-MRD阴性,获得C2后患者中64% (279例)MFC-MRD阴性。这些MFC-MRD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提高(C1: 42% vs. 26%, P <0.001; C2: 38% v18%; P<0.001),同时复发风险降低(C1: 71% vs. 83%, P <0.001; C2: 79% v 91%; P <0.001)。MRD 阳性患者中,早期复发风险明显升高(中位至复发风险分别为 8.5 个月和17.1 个月)。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1后MRD情况为独立预后因子,可用来判定标危患者中预后不良亚组。然而,使用吉妥单抗是否能生存获益与MFC-MRD检测出的化疗敏感性并无相关性。

(编译 黄禾菁 审校 侯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