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1.jpg

乳腺数字X线合成成像结果参考价值持久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4-01

美国宾州大学Elizabeth S. McDonald等报告的一项研究显示,乳腺数字X线合成成像筛查结果为持久性的,明显降低召回复检率,增加复检患者的患癌比例并降低间期癌。(JAMA Oncol. 2016年2月18日在线版)

与单用乳腺数字钼靶成像(DM)筛查相比,乳腺数字X线合成成像(DBT)与乳腺DM结合的乳腺癌筛查可降低假阳性并增加肿瘤检出率。但是,乳腺DBT筛查的纵向效能仍不清楚。

该研究旨在明确人群水平上最初给予乳腺DBT后观察到的结果能否持续,同时评估在个体水平1次以上乳腺DBT的效果。

在连续4年中,对城市学院乳腺中心所有进行乳腺DM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乳腺DM0年;乳腺DBT1~3年)。该研究自2010年9月1日~2014年9月30日(排除在2011年9月从DM向DBT转换)入组23958例妇女,共接受44468次筛查。0年组(DM0)10728例女性;1年组(DBT1)11007例女性;2年组(DBT2)11 157例女性,3年组(DBT3)11 576例女性。

研究者对每个DBT年和DM年之间筛查结果以及每组中仅进行1次、2次、3次DBT筛查的差异进行评估,根据校正的年龄、人种/种族、乳腺密度和最初的乳房钼靶检测进行评估。在2015年2月16日~2015年10月26日进行数据分析。乳腺DBT对乳腺DM进行补充。研究者确定召回复检比例、肿瘤病例占复检患者比例、活检和间期癌发生的比例。

DBT 1~3年复检人数轻度升高(分别为0.088,0.090和0.092筛查者),但与DM0(104/1000例筛查者)相比明显减少。报道的DM对比DBT1的风险比为0.83(P<0.001),DM对比DBT2的风险比为0.85(P<0.001),DM对比DBT3的风险比为0.87(P=0.003)。召回复检患者中肿瘤的DBT比例在1~3年持续上升,从DM0的4.4%分别上升到6.2%(P=0.06),6.5%(P=0.03)和6.7%(P=0.02)。

研究期间,研究者对仅进行1次、2次、3次DBT筛查妇女最近一次筛查的结果进行评估,提示召回复检人数降低,分别为0.130、0.078和0.0590(P<0.001)。根据可利用的随访数据,间隔癌的发生从应用DM筛查的0.007降至应用DBT1筛查的0.005/1000。

     (编译 杨德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