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前列腺穿刺活检时 某些偏倚或影响危险因素的评估,继而导致误判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15

美国Fred Hutchinson癌症研究中心Catherine Tangen等报告的一篇回顾性分析研究表明,在前列腺穿刺活检决策过程中,某些偏见可能会深入地影响对前列腺癌危险因素的理解和判断,使某些所谓的危险因素被错误地认为与前列腺癌相关。(J Clin Oncol. 2016, doi: 10.1200/JCO.2016.68.1965; doi: 10.1200/JCO.2016.70.4742.)

“选择性偏倚”如何影响活检

该研究涉及的数据主要来自两项大型的前列腺癌预防研究:前列腺癌预防试验(PCPT)和硒及维生素E癌症预防研究(SELECT)。研究结果显示,60~69岁,有良性前列腺增生病史,以及前列腺癌家族史等男性人群更容易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比率随着体质指数的升高而降低,有糖尿病或者吸烟史同样会降低穿刺活检比率。此外,应用药物(阿司匹林、他汀类)、教育水平以及结婚状态都会影响男性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比率。

如果对所有的入组男性都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那么至少会有近15%的男性会被诊断为前列腺癌。如果随机选择危险因素,比如蓝眼睛人群,那么蓝眼睛男性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比例就会增高,随之蓝眼睛就可能会被证实为患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

研究者认为,数据提示的首要问题很明确,那就是因为存在选择性的偏倚,某些观察性研究所得出的某些增加或者降低前列腺癌患病风险的指标,很可能都是错误的。

由于这些危险因素可能干脆与前列腺癌毫不相关,因此,对于这些因素的进一步研究,可能会浪费实验室资源及临床的研究资源。

偏倚出现的原因

该篇文章的述评作者、康涅狄格大学的Peter Albertsen指出:流行病学家热衷确定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这种热情可能潜在地鼓励了对错误的人群进行了筛查。比如:具有前列腺癌家族史的男性经常被要求进行PSA检测,这样就会导致前列腺穿刺活检率的升高;由于存在大量的亚临床疾病,就会导致这组人群中前列腺癌诊出率的上升,反过来又证实了初始的假设。这就是一种“环形逻辑”。为了避免这种选择性偏倚引起的“环形逻辑”,可以参考前列腺癌检测与治疗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该结果提示筛查主要是发现低危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6或7),这也导致前列腺癌特异死亡率降低(10年死亡率约为1%),而在该研究中其他原因的死亡率是该数值的9倍(9%)。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结果可能并不局限在前列腺癌。其他肿瘤(包括黑色素瘤、甲状腺癌及乳腺癌)同样包括大量的无症状的惰性肿瘤,筛查以及随后的活检可能导致类似的情况发生。

(编译 关有彦 审校 马建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