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返回

顶部

网站导航

无激素治疗史者的青春期肥胖与子宫内膜癌更相关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6-12-15

众所周知,肥胖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风险密切相关,过去大多数的风险研究结果只关注某一时间点一次测量体重与子宫内膜癌风险的关系。加利福尼亚癌症预防研究所首席研究员Pamela Horn Ross主导一项新的研究,动态评估了青春期开始的肥胖变化,以确定可能导致子宫内膜癌终生风险因素。(Cancer Causes & Control. 2016,27:1419-1428)

研究人员发现,青少年肥胖导致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明显增加,即使是成年以后体重正常女性。然而,长时间肥胖的妇女的风险最高。此外,身高越高,长期肥胖的女性患病风险越大。这些研究结果仅局限在没有使用任何激素治疗的妇女中。在使用激素治疗的妇女中,仅身高更高这一因素与患病风险相关。

Ross介绍,在当今社会广泛流行的肥胖人群中,这项研究结果对女孩未来患子宫内膜癌风险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也将有助于研究人员了解以前的研究结果对靶向干预子宫内膜癌的偏差。

这项研究共招募了88 142名女性参与,均来自加利福尼亚女性教师研究(CTS),随访超过15年。参与者完成一份关于健康和医疗史的自助填写式问卷调查表,包括激素治疗和体型,分别在他们参加研究开始、以及到2016年至少填写3次调查表。只对入组前没有子宫内膜癌病史的女性进行最后分析。1997~2012年,共有887例被诊断为Ⅰ期浸润性子宫内膜癌。

 (编译 龙行涛 审校 周琦)

重庆市肿瘤医院 周琦教授述评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证实肥胖与包括子宫内膜癌在内的一些特定的癌症有相关性。流行病资料显示,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其发病率已超过宫颈癌。但过去大多数的子宫内膜癌风险研究结果只关注某一时段体重,本文研究人员通过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长期随访研究结果,提出青春期肥胖更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提出要关注动态肥胖变化的评估。

这项研究的结果对青春期肥胖女孩未来患子宫内膜癌风险有重要意义,提示从青春期就应注重脂代谢异常和肥胖发生率,但遗传基因突变与携带更应作为肥胖幼女患子宫内膜癌的高风险关注点。